修道苦寒,你可願守得下一個花開時節?

知道容易信道難,信道容易行道難,行道容易得道難,得道容易守道難

《道德經》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我們凡俗之人對道的堅信之心實在不足以提及,又有幾人懂得老祖天師以天地立心的堅定大願呢?

修道者必有師,師父是你前世今生加起來的緣。有些人尋師幾十年而未遇,於是就心灰意懶,廕生了退道之心,其實大可不必,這是你遇師前的坎,是祖師爺在磨鍊你,你只要咬緊牙關,挺過去,機緣到,時間點對,師父瞬間就在眼前,此時你會一改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想法,而歡喜得來全不費功夫。別以為你導師辛苦,其實師父尋你更辛苦。

修道苦寒,你可願守得下一個花開時節?

丹道派自古以來都是師父找徒弟的,有時候看似你在尋師,其實當你站在師父面前時,師父已找你很久了,是師父在找你,只是這些玄理,師父不說而已。晚遇師也有晚遇師的好,丹道史上有這樣一種現象,許多遇師晚的人,成就反而大(如呂祖,劉海蟾真人,馬自然真人,他們都是64歲才遇師,張三丰祖師67歲遇師,張紫陽祖師83歲遇師,李青雲真人113歲遇師···),為什麼?珍惜也。能珍惜就能發奮,能發奮,豈有不成道之理。所以,奉勸修真之士,莫改初心,其實遇師也不是很難的事,原因很簡單,師不棄人,大道垂青向道之人啊!

知道容易信道難

你讀過的書越多,見過的人越多,走過的路越多,你瞭解的人的生活方式就越多。看過人間百態,你就知道人間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生活。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最終都是一場體驗而已。

我們的閱歷越豐富,我們知道的就越多。可是從知道到信道,中間還隔著山、隔著水,想要跨過條河,越過這座山,就需要我們選擇一條路。我們需要堅信這條路就是我們要走的道,認定那就是我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向前走。否則,這種堅定會受外界的人、事所影響。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是非對錯的議論就改變我們的路線,我們只要堅定自己內心的夢想就好。有了夢想就有了大的框架和格局。

修道能不能成,首先要看根基。根基深的人,貪心、私心、嗔恨心很少,很多道理不學也能夠明白,很容易看破紅塵,放下富貴、恩愛,所以很容易入靜入定。有句話說,聰明學不來,根基奪不走。其次要順其自然,到了一定時候,各種緣分就會自然而然遇到,師徒緣分也不是巧合

信道容易行道難

框架容易起,難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去走。這路上我們會累,我們會渴,甚至我們還會餓,所以在行道前我們要準備足夠的裝備。即便有了足夠的裝備,在路上我們可能還會因為自己身體的超負荷而想要丟掉裝備,所以這過程就像人生:多一點兒你嫌累,少一點兒又不能滿足身體所需。

我們除了堅定不移地信道,還要有足夠的耐力挺過艱辛的旅程。

修道苦寒,你可願守得下一個花開時節?

行道容易得道難

可是即便我們挺過這艱辛的路程,翻山越嶺到達了頂峰,我們也不一定會看到我們想看得風景。我們忙忙碌碌、兢兢業業、勤勉一生,最後還是空,我們什麼都不會得到。

這個時候,失望、孤獨、無助和站在頂峰飄飄呼呼的不真實感,會讓你覺得自己辛苦努力的一切到底有何意義?

得道容易守道難

當你登上山的頂峰你可願意守著那光突突的,荒蕪人際的山頂?《清靜經》言:“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當你歷經艱幸、翻山越嶺登上山頂之際,發現一切唯空。你可還願意守著自己的一片山頭一片心,靜待花開時,人約黃昏後,共賞那漫山遍野盛開的花兒和那落日的餘暉?正可謂守得雲開見月明,得道時,或許春天並未到。我們要守著冬日的嚴寒,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大批人來陪你看日出日落,陪你共賞漫山遍野的花兒。

修道苦寒,你可願守得下一個花開時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