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旬阳交警:“五转变”提升执法公信力和亲和力

为进一步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实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旬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紧密结合实际,不断转变执法理念、执法方式、执法手段、执法态度,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和谐警民关系,提高公安交警执法公信力和亲和力。

一、转变执法理念,夯实执法为民思想根基。一方面,要求全体民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讲究执法艺术,提高执法效果,在执勤执法中始终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善于用和谐思维来化解矛盾,用和谐态度来对待群众,真正融法、理、情于一体,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群众通过案件的办理、事情的处理,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交警的关爱、温情。另一方面,要求自觉维护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形象,特别是在遇到挑衅时,既要能够妥善处理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有效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又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因执法不当、处置不妥而授人以柄,引发媒体炒作,造成负面影响,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舆论效果的统一。

二、转变执法方式,提升群众工作水平。一是通过警营开放日等活动,找准道路交通管理执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认真梳理逐一研判。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度,建立个人执法档案,落实法制员制度,对执法行为和办案质量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偏差。三是加强民警日常教育,解决认识到位的问题,找准问题所在,敢于正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把精力投入到办实事、抓落实上,把工作体现在顺民意、解民忧的行动中。四是深入开展创建示范标准岗位和争创执法标兵活动,对民警执勤执法纪律、着装佩戴、警容风纪、指挥手势、执法程序规范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纪律要求和规定,用铁的纪律和刚性规定来维护民警良好的执法形象。

三、转变管理方式,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一是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执法制度规范,要求全体民警围绕“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这一主题,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执法为民的理念。二是大力推进执法岗位正规化建设。通过把常用法律法规、执法业务技能、信息化应用作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深入开展法律学习培训,使不同岗位的民警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执法工作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转变执法态度,提升执法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倡导执法民警树立人性化执法理念,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要求执勤执法,全面落实交通管理服务群众十项措施,进一步完善“一窗式”服务、引导服务、限时办结制、延时工作制、双休日和节假日值班接待制、事故处理实行回访制、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实行快速办结制等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措施,让广大群众切实得实惠享便利。二是进一步简化流程和程序、深化警务公开,全面实现车驾管理“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牌办证工作效率。完善并落实窗口文明服务规范及标准,改善办事态度和服务形象。全面实行事故处理“阳光作业”,切实提高交通事故处理公信力。三是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要求,制定切实改进执法方式的措施和办法,全面推行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警告教育措施,开展说理式执法、人性化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办案的服务水平。

五、转变执法监督模式,强化监督考核工作。以强化日常监督和重点环节监督为重点,建立完善内部执法监督体系,明确执法监督职责和权限,切实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以及对执法工作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一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找准在执法形象、执法态度、执法用语、执法程序和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二是完善执法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执法透明度。加强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努力从网上录入、审批、办理到结案等各个环节实现对民警执法办案的全程监督。三是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根据不同岗位民警职责,对执法程序、执法纪律、执法工作量等进行科学考核。四是建立执法督察制度,成立督查小组加强对民警执法暗访检查和现场督察,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中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