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破商品一口價

很多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使其利潤最大化,常常會採取一些忽悠的手段來誘騙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消費者想買實惠,銷售者想賺實利。消費者想盡量砍低價錢,銷售者則想方設法抬高價錢,還不讓消費者看出來。於是,有些商家為了使消費者不好砍價,就與廠家聯合起來在商品標籤上做文章,故意標上諸如‘’全國統一零售價‘’、‘’銷售指導價‘’等字樣,或者自行張貼‘’一口價‘’,‘’不還價‘’等店堂聲明、告示,以此來忽悠消費者。很多消費者信以為真,以為其所售的商品真的不能砍價,結果‘’一口價‘’賣的卻是‘’忽悠價‘’。

識破商品一口價

尤其在網上購物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口價商品,但不要認為標明一口價就不能再議價了,這只是障眼法。一些不夠精明的人往往被賣方的一口價忽悠住,以高出物品真正價值幾倍的價錢買下,而自己還矇在鼓裡。不要上‘’一口價‘’的當,看商品談價錢,能砍則砍,不能砍也可以試著要求賣家降低一些價格,比如免郵費、化零為整等等。

識破商品一口價

一口價的陷阱不僅體現在虛假的報價上,還經常打著特價商品的旗號來迷惑消費者,使之跌入陷阱。年關將至,某品牌皮鞋店打出‘’店慶十週年,特價大酬賓‘’的宣傳條幅。活動期間所有商品‘’一口價‘’甩賣,數量有限,先到先得。看到這樣的宣傳標語,有些消費者就心動了,等買下皮鞋還穿不到一週的時間,鞋底兩邊就開裂了,當你到商家要求退貨或更換時,沒想到,商家當場予以拒絕,說特價商品無三包,既然是特價,就說明商品本身質量有問題,要不然也不會這麼便宜就賣了。面對商家冠冕堂皇的解釋,你想不出任何反駁的理由,只能怪自己貪便宜,自認倒黴了。

識破商品一口價

商家打著‘’一口價‘’的幌子,以所謂低價銷售的手段,矇騙消費者,逃避自己本來應當承擔的退換和售後服務的責任,顯然消費者又當了一次‘’冤大頭‘’。或許有的時候一口價真的很低,但是當你以為自己真的撿了個便宜的時候,事後你才回過神來,原來在一口價的忽悠下我們完全忽略了商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問題。‘’一口價‘’、‘’全市最低價‘’,在這些誘人的廣告宣傳語下,消費者不要在無知中自認為佔了大便宜,很有可能你已跌進了商家設下的陷阱。所以,面對‘’一口價‘’,要麼將‘’砍‘’進行到底,要麼橫眉冷對之。

識破商品一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