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或成爲汽車價格最便宜的國家 少吃幾頓小龍蝦豪車分分鐘到手

中國或成為汽車價格最便宜的國家 少吃幾頓小龍蝦豪車分分鐘到手

儘管本屆世界盃沒有中國隊,儘管中國隊與世界盃已擦肩16年,儘管世界盃真的和中國足球沒什麼關係,但是……“啤酒麻小世界盃”才是今年夏天該有的樣子!如果有誰能把世界盃這段期間中國人消耗的小龍蝦統計成數字,那絕對很嚇人。


中國或成為汽車價格最便宜的國家 少吃幾頓小龍蝦豪車分分鐘到手


來源丨大出行(ID:Dacxjj)

說起小龍蝦,這讓讀行君想起前陣子各大汽車品牌的一次廣告營銷。相信愛吃麻小的人一定印象深刻。

中國或成為汽車價格最便宜的國家 少吃幾頓小龍蝦豪車分分鐘到手

不過,目前來看,即便我們少吃兩頓小龍蝦,也不見得買得起豪車,但“汽車論斤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在去年9月份的成都車展上,成都車企野馬汽車就推出了自己“論斤賣”的汽車,售價20~24元/斤,宣稱要開啟“按斤購買時代”。汽車怎能論斤賣?這在當時為野馬造成了不小的輿論。

甚至有人諷刺道“說實話,這價格還不及一斤排骨。照這麼說,車越重就該越貴?難道在野馬眼中,多年設計、研發、生產傾注的心血都不及排骨值錢?最大的可能是,連企業自己都不清楚汽車究竟是什麼,以及造車的目的和意義在哪。”

自主品牌弱勢

據讀行君瞭解,其實05年左右,早在野馬汽車之前就有人提出“汽車論斤賣”。尹明善曾經是重慶力帆汽車集團董事長,他當時的原話是這樣的:“125毫升排量的摩托車在1997年是1.6萬元,現在只有3000元,合14元/斤。捷達,桑塔納大概是50元/斤,我預測今後這些車會降到20元/斤左右。”尹明善想告訴人們,目前轎車利潤很高,有很大降價空間。

然而,很多人把尹明善或野馬汽車的話理解偏了,認為這是在否定自主品牌,否定品牌的價值。汽車論斤賣,不是對自主品牌的否定。

中國或成為汽車價格最便宜的國家 少吃幾頓小龍蝦豪車分分鐘到手

其實尹明善的話裡透露著一種哀嘆和憤慨。在當時的一次採訪中,尹明善說,一輛力帆轎車平均只賺2000塊錢,一輛力帆摩托平均是賺200塊錢,可是開發商建一個房子也不止賺2000,它的技術含量多少,一輛汽車幾千個零部件,還要包它用10年,還要讓它舒適、節能減排,好多好多指標。自主品牌與合資,進口品牌的差距不僅僅是車本身,還有質量,服務,管理等等。如果這些都上來了,就是賣的貴,消費者也是認可的。

自主品牌為什麼這麼弱勢呢?

1994年,國家政策設置了汽車行業外資股比不能超50%的限制,並規定了一個外資品牌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規定。那個時候,國企佔了這一政策下的大便宜,因為從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方方面面考慮,它們首選的也是與國企合資。

最初的合資政策應當是對起點較低的中國汽車產業有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但民營汽車企業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沾光。早期由於自主品牌比較弱,記得當時桑塔納,捷達也賣過30萬,還不是什麼人都能買的。後來很多合資企業進入中國也都是類似的模式,總之是賺的盆滿缽滿。

自主品牌一開始就沒有公平的競爭,也沒有資格爭。在合資汽車夾縫中生存就已經不錯了。

當然合資股比給我國汽車行業帶來了不少的好處,幫助汽車行業完成了基礎資源的積累、產業鏈的完成和技術的提升,但是同時也讓優質資源過於集中,不利於競爭發展。

當前我國的汽車體系已經逐漸成熟,國產品牌也正在崛起,此時正是放開合資股比的最好時機,放開後內外資的競爭很可能會引發汽車新一輪在品質、技術和價格方面的競賽,這不論是對於汽車整體行業的發展還是對消費者,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以往部分合資企業“躺著賺錢”的局面將不復存在,如果不推動改革升級,那麼很可能將會面對被淘汰的下場。

未來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汽車最便宜的國家

2018年4月17日,發改委官方消息,2018年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放開合資股比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放開,一旦有各種資本進入,競爭在所難免,從長遠來看,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帶來品質更高的汽車產品,同時也是更低的市場價格。

中國或成為汽車價格最便宜的國家 少吃幾頓小龍蝦豪車分分鐘到手

6月6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十年,國家政策確實保護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此前中國汽車產品的價格在世界範圍來看是最貴的,但合資股比放開後,中國汽車市場將更加開放,中國的汽車價格將變為全世界上最便宜的。”

李書福認為,隨著合資股比放開,新的競爭方式會參與進來,汽車行業的兼併重組不可避免。目前中國汽車企業有幾百家,最終留下的不會很多。

造車新勢力推動汽車產業發展

李書福強調,支持新資本進入汽車產業的競爭,推動汽車產業發展。所以造車新勢力對汽車產業的發展有幫助。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上,自主品牌與國外品牌其實是處在一條起跑線上。藉助國家政策的扶持,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生產新能源汽車最多,銷售新能源汽車最多。新能源汽車品牌最多的國家。

目前中國市場合資車型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是遠不如自主品牌的。而且一些強調性能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也誕生了。比如蔚來汽車。如果純電動汽車是發展趨勢的話,那麼中國將會在世界汽車市場擁有很大的話語權。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中外站在一條起跑線;隨著自主品牌走出去參與全球收購,自主品牌汽車的水平整體提升。合資汽車與自主品牌汽車的價格都會越來越低。

在過去,“汽車論斤賣” 確實讓人感覺天馬行空,可想想如今在網上大火的“小龍蝦對比汽車”營銷廣告,和即將放開的合資股比,似乎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未來,興許你少吃幾頓小龍蝦,豪車也能分分鐘到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