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長必看:2018年廣州積分入學解答大全!

小升初家長必看:2018年廣州積分入學解答大全!

對於小升初非戶籍生來說,想要在廣州入讀公辦學校,走積分入學是比較可行的途徑。尤其是這一兩年來,廣州針對外來隨遷子女推出了不少利民政策,積分入學的學位也在大量增加。

據悉,廣州各區積分入學政策將沿用17年,並且申請條件大致不變,按照2017年的積分入學,申請時間一般為3月至4月,現在就要開始著手準備了。

下面,匠匠根據2017年廣州積分入學的相關政策,特意總結了積分入學的申請指南,供大家用於2018年的小升初參考。

1、什麼是積分入學?

積分入學是廣州地區針對眾多的外來隨遷子女,推出了一向十分利民的教育政策,現如今共有11個區參與。旨為外地子女提供入讀公辦學校的機會,不用廣州戶口,不用高額贊助費,通過積分入學就可實現!

各區結合學位情況根據申請人所填寫的志願(也就是心儀的學校),通過積分排名的高低進行錄取,跟大學報考志願類似,過了分數線成功被所填學校錄取即可就讀該公辦學校。所以,在填寫志願時要謹慎分析。

2、有申請條件嗎?

每個孩子申請積分入學的機會只有一次,只要符合這四個基本條件即可申請,注意各區的積分入學條件會有所差異:

① 申請人在所申請地區辦理並持有有效的《廣東省居住證》滿1年。

② 在廣州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其中一個險種)。

③ 在所申請的地區具有合法穩定住所。

④ 申請人需要有穩定的就業或創業。

當然,滿足這四個條件只是申請門檻,通不通過還要看大家最後的分值比拼。

各區申請積分入學的條件(2017):

越秀區

① 申請人在廣州市辦理《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滿一;

② 在廣州市工作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③ 申請人現居越秀區有穩定住所並已連續居住滿1年及以上的;或是現在越秀區工作並參加社會保險累計滿1年(其中一個險種)或以上並在繳的。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165個;越秀區積分制入學的學位數量視區公辦學校當年學位情況及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數而定,並不確保安排學位。

荔灣區

① 在廣州市辦理的有效期內《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滿1年(截止時間為當年8月31日);

② 在廣州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其中一個險種);

③ 申請人需在荔灣區有合法穩定住所或者有合法穩定職業。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211個;統籌安排的公辦初中有:陳嘉庚紀念中學、流花中學、美華中學、西關培英中學、雙橋學校、93中、東漖中學、金道中學、文偉中學。

海珠區

① 在廣州市合法穩定居住,持在廣州市辦理有效的《廣東省居住證》滿1年;

② 在海珠區合法穩定居住,或在海珠區合法穩定就業,或在海珠區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其中一個險種)。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250個;可統籌安排的學校有:五中濱江學校、41中東校區、26中、33中、98中、曉園中學、藍天中學、東曉中學、聚德中學、劬勞中學、新滘中學、黃埔中學。

天河區

① 須持在廣州市辦理的有效期內《廣東省居住證》滿1年;

② 在天河區合法穩定居住;或在天河區勞動就業;在天河區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501個;統籌安排的學校有:18中、南國學校、44中、天河中學、天河中學獵德實驗學校、長興中學、泰安中學、75中、89中、東圃駿景中學、113中學陶育實驗學校。

白雲區

① 須持在廣州市辦理的有效期內《廣東省居住證》滿1年;

② 在白雲區合法穩定居住;或在白雲區勞動就業;在白雲區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391個;統籌安排到區內約36所初中。

番禺區

① 在番禺區辦理了《廣東省居住證》(2018年起,辦理《廣東省居住證》須滿1年)的,或在廣州市內、番禺區外辦理《廣東省居住證》須滿1年(計算截止時間至2017年8月31日);

② 其穩定職業、穩定住所、繳納社會保險任意一項發生在番禺區的。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965個;統籌安排的學校有:二師附屬初中(面向全區招生)、大石富麗中學、洛浦中學、洛溪新城中學、沙滘中學、化龍中學、南村僑聯中學、南村中學象、達中學、象駿中學、石碁二中、石碁四中等。

黃埔區

① 持廣州市辦理有效期內的《廣東省居住證》滿1年;

② 在黃埔區有穩定職業、穩定住所、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任何一個險種)。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800個;統籌安排的學校有:科學城中學、東區中學、117中學、華峰中學、石化中學、123中、港灣中學、新港中學、開發區外國語學校、雙沙中學、黃埔軍校紀念中學、鎮龍中學、九佛中學、九佛二中。

花都區

① 持有廣州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滿一年;

② 在廣州市就業創業;

③ 繳納社會保險五個險種之一。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約1211個。

增城區

① 在我區連續居住並在廣州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其中一個險種)滿5年;

② 有穩定職業;

③ 符合計劃生育政策。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約2100個。

從化區

① 持有在廣州市辦理《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滿1年(截至當年8月31日止);

② 在從化區居住、就業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南沙區

① 持有在廣州市辦理《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滿1年;

② 在廣州市內具有穩定職業、穩定住所、且依法繳納社會保險。

2017積分入學計劃安排學位數:約1000個

3、分數怎麼算?各區一樣?

小升初家長必看:2018年廣州積分入學解答大全!

除了政策硬件要求的差異,各區在積分項目上的差別也很大。例如:

① 在海珠區,積分項分“申請人戶籍”(農業戶籍積7分)、父母居住年限(上限15分)、父母參加社會保險(上限25分)、父母投資企業或繳納個人所得稅(上限10分)、家庭房產(上限8分)、“申請人或其父母獲得廣州市見義勇為獎”(積10分,不累計)等六項,最高總分75分。

② 番禺區的積分條件和標準,則有計劃生育(最高40分)、居住年限(最高35分)、就業(最高25分)、參加社保(最高30分)、技能職稱(最高25分)、納稅情況(最高20分)、住房保障(最高25分)、加分獎勵(最高50分)等八大項、數十個小項,最高總分可達到250分之多。

4、申請流程怎麼弄?

各區申請積分入學的時段都是在3月份到4月份之間,然後到各區指定的網站或者站點報名,大致流程如下:

1、網上報名:申請人於規定時間內登陸指定網站“積分入學信息系統”填報相應申請資料,申請積分制入學。

2、資料預審:各街鎮流動人員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受理點對申請人的網上報名材料進行預審。

3、資料初審

4、資料審核:各積分制入學受理點將初審結果提交相關職能部門,相關職能部門根據各自職能進行審核,並在收到鎮街提交的資料後,5個工作日內將審核意見提交區來穗局。

5、積分公示:區來穗局彙總計算積分結果並向社會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

6、積分複查和公佈

tips:在申請流程上,一定要注意資料的提交,不要漏掉也不要提交錯誤。

5、積分入學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材料提交環節是非常關鍵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出差錯,根據所在區的積分入學政策,然後按要求提交材料,這些材料主要是以下:

戶口簿、申請人身份證(兒童有身份證也提交);廣東省居住證;申請人勞動合同或就業登記證明;關於穩定住所需提供房產證和租賃合同,社保也需提供證明材料,其他的加分項目都要提供相應證明材料,比如說文化程度需要學歷證書,計劃生育需要提供符合計劃生育證明。

總之,按照申請條件提供基本材料,根據加分項目提供積分證明材料,這些雖然看起來複雜,但是一步步去做就不難,若還有不懂可向專業人士瞭解清楚。

6、積分入學有什麼好處?

積分入學不只是能讓孩子就讀公辦名校,就算錄取了被安排在民辦學校,廣州各個區還有相應的補助,可以減輕父母很多的負擔!

越秀區:

符合積分入學條件,申請成功,將免費提供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學位!

海珠區:通過積分入學成功入圍,沒有安排公辦學校學位,而是安排了民辦學校學位的隨遷子女可享有補貼:按小學每學期2500元,初中每生每學期3000元的標準發放補助。而通過積分入學,成功入讀公辦學校的隨遷子女可直接享受免費義務教育。

天河區:今年積分入學預計可滿足50%以上申請人的需求。通過積分入學成功入圍的隨遷子女,若安排了民辦學校按小學每學年500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6000元的標準發放補助。

番禺區:增加免費學位數量,到2020年實現符合條件的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與當地戶籍學生享有同等待遇。

7、申請了就一定能通過嗎?

2017年積分入學已經告了一段落,總的通過率為35%,如果2018年各區積分入學保持原有的政策不變,對很多孩子來說還是大有機會的。

在這裡簡單說明一下,2017年個別區積分入學的通過情況,:

天河區:2692人申請,1148人獲得學位;通過率:43%;

白雲區:3558人申請,901人獲得學位;通過率:25%;

番禺區:5640人申請,2140人獲得學位;通過率:38%;

海珠區:1196人申請,462人獲得學位;通過率:39%;

以下是2017年積分入學重要時間點,每年的時間點可能會有微調,下表僅供參考:

小升初家長必看:2018年廣州積分入學解答大全!

8、還有沒有其他入學形式?

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民辦學校可以說是非戶籍生最好的選擇。

如今廣州初中的現狀是民強公弱,每年中考平均分在廣州前十名的有三分之二的學校是民辦學校。近三年能進入前十的公辦學校也只有華附,天河外國語學校和廣州外國語學校。

如今優質民校早已成了家長們眼中的香餑餑,為了讓孩子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很多有廣州市戶籍的家庭,也不惜重金將孩子送入民辦學校就讀。

廣州市從2016年起嚴禁初中學校通過考試的方式招生,改為簡歷+面談的方式招生,只是在統一網報的規定下,民校為了保證優質生源,都或多或少的組織了MK。

所以要想就讀優質民校除了錢包要厚以外,孩子實力也不容忽視,五下六上的成績也要矚目,家長們也需要通過各種方式留意目標學校的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