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漂泊的「網紅」神曲,歸屬感在哪裡?

洞察|漂泊的“網紅”神曲,歸屬感在哪裡?

2016年底,趙雷發行的《成都》迅速掀起了一股民謠熱,以慢悠悠又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的歌詞讓樂迷感受了一座城市的魅力。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城市被人唱出來。最近被抖音、快手帶火的《廣東愛情故事》和《西安人的歌》,無論是語言還是歌詞都帶有極強的地標性和城市文化,迅速把城市“推”出去,帶動了旅遊業發展。與其說人們喜歡這首歌,不如說這首歌讀懂了我們的生活,似乎歌詞裡的詩情畫意都是在寫“我”。

《廣東愛情故事》裡的理想與愛情

《廣東愛情故事》由廣東雨神創作演唱(原作者是談風,他在2014年以5000元的價格將此歌買給雨神),被稱為2018年第一神曲,在各大音樂網站、app的收聽熱度猛漲,連“歌手”舞臺都未能逃掉其魔爪。但是,在這首歌才進入人們視野的時候,很多人並不是如此看好。歌名俗氣,歌詞也很普通,歌手也沒大紅大紫,可能連最初的原作者也未能猜到過它竟然可以一夜爆紅。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當這首歌的通俗易懂走進了人們心裡,與人們的情緒產生了碰撞,就無法變得不留戀。這首歌選了一個很好的城市為背景——廣東。

首先,因為高速的經濟發展,廣東是勞動力集中的城市,這裡被稱為第一人口大省,流動人口數量也最為龐大,據統計,有30%+是外來人口,佔全國流動人口12%左右。再次,複雜的人口、複雜的文化、複雜的城市相互交織在一起就決定了這裡多元化的生活。千變的服裝可能會將它定義為時尚之都;獨有的早茶文化可能會將它定義為悠閒之都;

但是,對於那些漂泊的人,這只是“異鄉之都”。“第一代人漂泊是為了生存,第二代人漂泊是為了愛情“很多人都是漂泊至此為理想而折腰,為生存而奮鬥,一呆可能就是十幾年,然後慢慢有了愛情。

當生活的勞累還未褪去,現實的世界又在向你招手,“小蠻腰”色彩斑斕的下面是你無法訴說的黑白。桌邊的涼白開、手裡的二手菸、廉租房裡的柴米油鹽、火車站邊你我兩眼無情的對白..... 全是對生活的無賴,對漂泊不定的唏噓,把自己青春葬送在這裡,就是為了明天能活得更加自信。

《成都》帶不走的,還有“你”

《成都》被趙雷收錄於2016年發行專輯《無法長大》中,慢悠悠的生活節奏和濃郁的人情味讓他愛上了這個城市,並以此曲表達他對成都的記憶和留戀,把一些生活中稀疏的平常小事,變成故事,撇開花俏的技巧和華麗的辭藻,自然真情流露。此曲一出,因為它簡單的曲調讓人朗朗上口,先後便有出現各種改編版本,代入感極強。

洞察|漂泊的“網紅”神曲,歸屬感在哪裡?

北京有太多人的《北京北京》,而《成都》只是“我”一個人的成都。同樣是時尚之都,但不同於北上廣的“堅硬”。在歌裡,雖然趙雷歌裡的成都只是冰山一角,但卻把這個城市隱藏的溫柔通過懷念自己以前的慢生活記錄了下來。

成都,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三千年歷史與時尚氣息的碰撞,傳統與前衛的相互交映,“既是綿遠的古典城市文化傳統進程的延續,又是現代化城市文化興起的基點,它同時被賦予了歷史性風貌和現實性品格兩重特徵,它既有生機勃勃的活力,又有閒靜不遷的惰性”。橫豎交叉的巷子裡的城市藏著春熙路、太古匯等時尚潮兒寵愛之地。復古潮流與現代高科技文化相互交織。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這裡,你不用像在北京那樣去生存,飽含詩意的茶文化會讓你慢下來享受生活。找到街角邊一縷陽光就能小覷一會兒,隨便一處茶館,便是一整天。

這個城市裡也有很多在尋找理想的青年,但是他們更多的是享受生活。這裡的人都有一種對未知豁達的心態,面對很多人生起起落落,看著通達幽靜的小巷,不由自主都會變得平靜。這裡的人享受活在當下,愛美食、愛旅遊、愛奢侈品、愛打麻將、愛有事沒事都在小酒館小息一會兒,他們愛享受,享受不是因為有錢,是因為愛生活。在這裡他們不是漂泊,而是歸屬。

《西安人的歌》“牆裡牆外”兩個世界

《西安人的歌》由西安小夥程渤智/範煒作曲並演唱,曾獲得亞洲中文音樂大獎《最具影響力方言歌》,用接地氣的方言他們將自己對西安的愛與情懷全部寫進了歌詞,簡單自然的描述了西安人民每天的生活狀態,每一句歌詞都是一幅懷舊照片,彷彿觸手可及老城牆,往日雲煙歷歷在目。

洞察|漂泊的“網紅”神曲,歸屬感在哪裡?

“一日步入西安,一日讀懂千年” ,西安是國務院公佈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千年歷史,十三朝古都,像夢一樣生活在無數文人雅士的詩詞歌賦中。與成都相比,雖都有古色古香的韻味,但是西安在古老中顯得更加莊嚴,這座城市就像一個為了守住歷史而存在的博物館,裡面記載著帝王們的豐功偉績、愛恨情仇。它在遠離國家中心的地方,肆意生長出屬於它自己的模樣。很多人對於這個西北城市滿腦都是黃土高坡,但是你所到之處卻是歷經滄海桑田的古城牆。方方正正的城牆裡面是四四方方的巷子,高樓裡夾雜著琉璃瓦,錯落有致,在佈滿鋼筋水泥的森林裡,它依然保持著它的模樣。

西安也曾經過幾次遷移調整,隨著其他異域文化的加入和衝擊,對西安的文化和人民性格也造成了很大影響,文化層次較高的年輕人成為西安的代表,據問卷調查:有30.05%的西安人在大學畢業或有機會重新選擇職業時,不選擇黨政機關、外企、或其他高薪職業,而是選擇了自己創業。在下崗後的選擇上,有46.89%的人選擇“嘗試自主創業”。可見,西安在發展的同時,給了“新星“發揮的空間和挑戰困難的勇氣。

“地處西安,高而寒,人性硬,易出聖賢,更易出蠢笨。西安人的性情裡,歷來生、噌、硬、倔”。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歷史與環境的造就、千年古都與八百里秦川的雕琢,西安人情就像敦厚的鼓樓,淳樸而又熱情;像城門婁子灑灑脫脫,大氣敢為;氣候適宜、無災無難讓西安人忠厚老實、剛直不阿、容易信賴別人。西安人,就是”紮實!”

從《成都》,到《廣東愛情故事》,再到《西安人的歌》,每句歌詞都是對城市文化的昇華,每段旋律都是對城市人情的高度濃縮。唱的是歌,卻是每一個人無法割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