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海兴农专栏

我们孜孜以求的是帮养殖户养好虾

文 | 图 海兴农 姚相勇

“这虾再坚持10天就可以赚钱了啊,可是,唉”,每年的6月底都会听到这样的遗憾。6月底7月初是天津白虾养殖户最头疼的时间,大多数池塘的白虾规格还在70-100头/斤的规格,但由于季节性问题、对虾的较差感染发病严重,不少客户被迫出虾。

据笔者走访调查,2018年,天津市宝坻区的白虾池塘整体发病率超过了50%,局部乡镇虾塘发病率接近70%,有些村甚至达到100%。宝坻区大唐庄镇东淀村就是白虾发病率最高的村子之一,发病率超过80%。

而在东淀村有这么一个人,周边客户的虾塘无一幸免的发病,他的虾却在短短75天的时间内达到22条,亩产超过800斤,他就是大唐庄镇水利站庞站长。7月2号,庞站长其中一口塘池塘水位太浅,外河水因为周边发病池塘出虾排水,没法抽水,被迫出虾,9亩池塘出虾7000多斤,22个头,亩盈利轻松过万。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笔者有幸拿到了庞站长的养虾“秘籍”,与养虾朋友们分享。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通过借阅庞站长的秘籍以及和他的多次深度交流,总结出庞站长在养殖管理操作中的五大亮点:

亮点一

合理的养殖规划与放苗密度

“刚开始养虾我们都是土塘养殖,那时候环境好,放个十万八万一亩,轻松养到2000来斤一亩。养了3-4年后,也就是2014-2015年开始,我们这边就很难养了。”庞站长打开了话匣子“2016年在海大的组织下我接触了小棚标苗。我认为小棚标苗对于我们北方的养殖户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可以说得上是一次重要的养虾变革。以往的土塘养殖,由于季节没有到水温低,大家都是5月中下旬放苗,养到7月初大家都差不多100来条的规格,一个客户发病,迅速传染,再好的技术也很难幸免。通过小棚标苗的模式改进,我们都可以再4月中下旬投苗,5月中旬外塘水温起来的时候,传统的土塘客户放1公分的虾苗下去,我们小棚标苗都已经4-5公分,等于是在发病高峰期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虾子就已经进去了上市规格,这一点很重要。”

总结庞站长的养殖规划细节,具体如下:在小棚标苗阶段,4月17号投放海兴农一代苗,400方的小棚标苗100万,标苗密度2500尾/方,标苗时间20天后规格达到2000尾/斤,标苗成数高达9成;在外塘养殖阶段,5月7号将小棚标粗的虾苗放到外塘,1号池塘面积9亩,投放标粗苗20万,也就是每亩2.2万尾。标苗阶段合理的密度有利于快速提升规格以及水质的稳定;池塘养殖阶段合理的密度也借鉴了南方的低密度养快虾的思路,有利于对虾生长速度的发挥,同时保证了在超过池塘承载力之前达到出虾规格。

亮点二

选择信得过的苗种品牌

庞站长介绍,养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虾苗,苗种一定要选择信誉好、质量稳定、育苗技术水平好的大公司、大品牌苗种,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检测设备齐全,避免携带病毒、病菌和EHP,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庞老板选择“海大苗”——海兴农一代苗,不担心假苗,不携带病原,踏实,同时还有海大技术员的全程跟踪服务,这一点我是最放心的。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亮点三

坚持使用泡肥泡菌稳水抑菌

“这两年,很幸运认识了海大的技术服务人员。之前按照老一套养殖模式去操作,随着养殖环境越来越差,怎么养都不太顺利!”庞站长表示,“去年开始接触海大养水全加桶方案,开始我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后来试过了几次之后发现水质确实稳定了很多”。庞站长通过全程执行海大养水全加桶方案的两个方案:泡肥(培藻)和泡菌(培菌)来维持水体菌相和藻相的平衡,养虾全过程保持水体稳定性保持得非常好,用庞站长自己的话总结就是虾塘的水稳定得紧、雷打不动!

同时,庞站长也一直坚持虾多宝发酵液拌料内服,调理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对虾体内有害菌(如弧菌)滋生,有助于预防肠炎和白便的发生。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亮点四

养殖过程重视保肝补钙,增强体质

肝胰腺是对虾最主要的器官,承载着消化吸收、免疫、解毒、造血等多种核心功能,一旦肝胰腺受损对虾机体免疫力就会下降,极易感染弧菌,同时肝胰腺较差还会导致后期加不上料以及白便爆发。外壳是对虾最重要的防御结构,对虾一生中要蜕壳40多次,每一次蜕壳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因此,帮助虾顺利蜕壳和硬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庞站长通过拌喂昆虫免疫蛋白和中药萃取的护肝成分(虾肝宝+953),标苗期促进肝胰腺快速发育完善完成食性有效转变,转肝期强化免疫力抵御外界干扰顺利转肝,中后期强化肝胰腺免疫力及机能顺利加料。采用补钙和补充微量元素(镁磷钾等)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虾顺利蜕壳、硬壳,一旦遇到应激性集中蜕壳,泼洒海大三宝(虾肝宝+VC50+钙速补),补充免疫蛋白、多维、多矿提高抗应激能力,辅助虾子快速硬壳,快速构建对虾最重要一道抵抗力屏障。庞站长感悟道:“有很多老板没有重视这一点,有几个朋友跟我差不多时间放苗,60多头就发生软壳偷死了,虾子一定不能等到有问题再去解决,有了问题去处理,我觉得没有那么厉害的药神能够治百病!”

亮点五

改底增氧保溶氧,净化生态产量高

“可以这样说一百条之前虾发病的大部分原因是藻相的问题,一百条之后发病大部分的原因基本是底出问题引起的!”庞站长分享道。养殖中后期随着投喂量的增加,饲料残饵、粪便就会增多,底部有机质不断积累,有机质的腐败超出池塘生态系统的自身净化能力,则会导致底部缺氧,有害菌滋生等问题发生。同时,虾越大对溶氧的需求越高。中后期氧债严重,非常容易导致藻相波动大,水质指标异常及虾发病,对成功率和产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保证白虾生长的溶氧需求,维持池塘生态环境的平衡,必须通过投放增氧改底物质快速分解水体有机质。

庞站长通过上面谈到的泡菌+泡肥保证菌相和藻相稳定,维持池塘生态系统原有净化能力,同时在对虾进入100头/斤规格以后,开始5天改一次底,进入50头以后不仅坚持3-4天改一次底,每天晚上还全池撒粒粒氧。

以上就是庞站长的养虾“秘籍”,有图有真相,我们一直推广的“海大模式”,在庞老板这里执行非常到位,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目前庞站长同一批苗还有一口池塘在养,相信会有更高效益。

在天津地区,像庞站长这样的养虾高手还有很多,在后面我们会为继续分享他们的养虾“秘籍”,或许每一个虾农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养虾模式,但是真正的高手就会像李小龙一样,能够不断的和其他门派的高手切磋,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才能在急剧变化的养虾环境,勇立养虾技术变革的潮头方能不被惨淡的环境所淘汰。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75天22条,北方土塘亩产800多斤,他的养虾“秘籍”是什么?

  • 惊呆!土塘养殖62天33头,最高亩产近5000斤!钦州德叔用排污模式加冕虾王
  • 90天25 头产虾35吨!看辽宁客户如何在工厂化养殖中打造快虾模式
  • 关大哥的养虾经:技术排第二,人才是养好虾的第一要素
  • 广西冬棚养虾的希望之火,是不是广西养虾的突围之路?
  • 海南养虾新出路!他的冬棚能亩产超5000斤!附详细操作方案
  • 248个养殖户效果实证!海兴农虾苗珠三角冬棚表现惊人!
  • 白虾界的“中国芯”!海兴农自选品系亩产超过五千斤!阳西高位池冬棚养殖效果震撼来袭
  • 超震撼!72天38头,110万苗出虾2.6万多斤,刷新东海岛棚虾成绩!
  • 80天40多头,60万苗出虾13000斤,21口塘100%成功
  • 湖北养南美白对虾,成功率还超8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 高位池中造虾难养?这种模式或许是新方向
  • 震撼!中造虾难养,但这片区域的养殖户却能90%盈利!
  • 海兴农虾苗,追求品质,始终如一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