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半數國人感染的「致癌」元兇不必根除,甚至「有益健康」?

這種半數國人感染的“致癌”元兇不必根除,甚至“有益健康”?

■本報記者 張晶晶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佈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該細菌對消化性潰瘍病的致病機理”。

馬歇爾認為,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炎的“元兇”,這一提法刷新了當時業內認為胃內是徹底無菌環境的主流觀點。基於此,業內通過不斷摸索,成功地探索出一條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辦法。

不過,日前也有一種新觀點出現:幽門螺桿菌並非十惡不赦,甚至有利於維持人體健康。那麼,對幽門螺桿菌,我們是殺還是留?

幽門螺桿菌或致癌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它是一種呈螺旋彎曲狀、單級多鞭毛、末端鈍圓、微需氧菌的革蘭氏陰性菌,生存於人體胃幽門部位。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會對身體產生哪些危害呢?南方醫科大學教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副組長陳燁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肯定百分之百地引起了慢性活動性的胃炎。但這其中有70%的人並不表現為任何的症狀,如果你不做胃鏡可能一直不會被發現。只有10%左右的人會表現為消化不良的症狀,有了症狀之後再去做胃鏡,會發現它是活動性的胃炎或者是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消化性潰瘍,佔感染者中的15%~20%。而胃部的惡性腫瘤與幽門螺桿菌相關的只佔不到1%的比例。

相關數據顯示,半數以上的中國人都感染過幽門螺桿菌。並且,馬歇爾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中國和亞洲的幽門螺桿菌是毒力格外強的一株,按說更容易給寄主惹麻煩,尤其是胃癌。”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WHO/IARC)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陳燁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幽門螺桿菌是目前唯一能夠確認的一個可控因素,所以作為一個Ⅰ級預防措施,將幽門螺桿菌根除之後,能夠降低胃癌的發生率。”

不過,在不久前舉辦的“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消化疾病論壇”上,對於幽門螺桿菌的致癌性,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執行院長張澍田教授提出了新觀點。他認為,胃癌是飲食、宿主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而幽門螺桿菌可能只是眾多幫兇之一。在發展中國家,約80%的人攜帶幽門螺桿菌。在這些攜帶者中,僅1%~10%發生消化性潰瘍,僅有0.1%~3%發生胃癌。在印度、泰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人群的幽門螺桿菌攜帶率非常高,但這些國家的胃癌發生率卻很低。

張澍田引用了2017年發表在Gut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結果證實與胃炎患者相比,胃癌患者的胃部菌群多樣性降低,螺桿菌屬的丰度降低,其他細菌屬的丰度增加。“多項研究表明,菌群失調可能與胃癌發生相關。”

胃癌不會傳染

如此高的感染率,讓許多人對感染幽門螺桿菌深感惶恐。幽門螺桿菌具有傳染性,其主要傳播途徑是口—口傳播、糞—口傳播。比如,共餐、親吻、咀嚼後餵食、如廁不衛生等均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人際間傳染。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但是它並不是像我們所熟知的烈性傳染病那樣,來得那麼迅猛、強烈,它是一個厭氧菌,在體外很快就會死亡,並不那麼容易生存。傳染源是已經感染了的人,傳播途徑更多的是口—口,易感人群主要是兒童。”陳燁解釋說,有時候,情侶之間一方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變得很焦慮,總會擔心是不是相互之間傳染的。而事實上那可能並不是你的配偶傳染給你,而是你小時候已經被感染了。

胃癌是我國第三大腫瘤,發病年齡也逐漸降低,進而引起人們關注。由於幽門螺桿菌具有傳染性,於是,關於胃癌傳染的說法也是層出不窮。但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並不等於胃癌的傳染性,網絡上流傳的“共餐可以傳染胃癌”“在餐桌上傳染的癌症”“胃癌可傳染”都是明顯不具備科學性的說法。

陳燁解釋說:“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多步驟的過程。”從數據上看,有10%~15%的胃癌,可能是先天的遺傳性的因素;而85%以上的胃癌都有一個進展的過程,從胃黏膜炎症逐步發展為胃癌。

“正常的胃黏膜因為一些因素,比如幽門螺桿菌,使它變成一個淺表性胃炎。淺表性胃炎中只有50%轉為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中40%到了腸化生,腸化生中只有不到10%到了異型增生,異型增生裡不到1%才會進展到胃癌。”

幽門螺桿菌不必根除

關於是否需要根除,陳燁回答說,根除幽門螺桿菌的獲益在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醫療決策需要根據風險和獲益之間的平衡來作出。

“比如說,如果胃鏡體現是一個淺表性胃炎的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更多的是作為胃癌的I級預防;如果已經是萎縮性胃炎患者,或者有胃癌的家族史、來自於胃癌高發地區、已經做過早期腫瘤切除等,都屬於胃癌的高發人群,這時根除幽門螺桿菌,獲益肯定會相當大。所以說是否需要治療,要因人而異。”

據陳燁介紹,由“PPI+鉍劑+2種抗菌藥物”組成的鉍劑四聯為目前主要的經驗性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案,根除後的複發率很低,為1%~4%。

對於屬於易感人群的兒童來說,陳燁表示並不提倡做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哪怕個體有消化不良的症狀。“應該更多地從日常生活習慣上去改變,只有在兒童明確有消化性潰瘍的時候,才需要進行根除。因為隨著發育、成熟,部分兒童會自愈,並不需要治療,同時也因為兒童對藥物的耐受性比較差,副作用可能會更大一些。”

張澍田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了幽門螺桿菌對人體可能存在保護作用,比如更不容易患上過敏、降低哮喘的發病風險、降低溼疹的發生率,以及可能預防炎症性腸病的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與肥胖及超重比例呈現負相關等。

他提出:“從某個角度上看,我們或許能將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從消滅轉到預防上——即維護正常的消化道菌群、找出低致病性甚至無致病性的幽門螺桿菌菌株作為疫苗,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以防止胃黏膜受損,也許才是更理想的治療方式。”

陳燁則提醒說,決不能忽略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畢竟幽門螺桿菌與慢性胃病的關係已被大量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證實,包括干預性的大型臨床研究。”

《中國科學報》 (2018-07-27 第8版 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