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步頻保持在多少合適?

對於剛開始跑步的人,推薦儘量小步幅高步頻。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步頻,只有適合自己步頻。而且一個人的步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同速度下的步頻也是不同的。

這裡從步幅/步頻方面,給初跑者提點建議。

1.避免傷痛,請務必保持小步幅。大家都知道,速度 = 步幅 * 步頻 。跑步時雙腳騰空,著地的衝擊力達到體重的3倍以上,而且速度越快,步幅越大,這個衝擊力也越大。

求勝心切或多或少人人有之,潛意識裡總想跑得快一點,跑的遠一點。剛開始跑步的人,肌肉不夠強大,而且容易大步幅,在巨大的衝擊力下很容易受傷。這裡不是說大步幅本身不好,要跑快必須要大步幅,但是大步幅需要強大的肌肉來支撐,在你肌肉沒有變強之前,請務必保持小步幅

跑步時步頻保持在多少合適?

2.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請保持高步頻

小碎步,肌肉負擔小,跑的輕鬆。即便剛開始體力不足,也能多跑一會兒。而且步頻習慣養成後,以後如果不專門訓練步頻,很難提高步頻。所以推薦剛開始跑步就養成小步幅高步頻的習慣。

3.不要去迷信什麼180步頻

180的概念起源於:在保持180的前提下,通過步幅的調整,可以覆蓋絕大多數業餘運動的水平。比如0.65米的步幅,配速相當於830左右,也就是馬拉松6小時關門的配速。而1.3米的步幅,配速相當於430左右,全馬310 。

1)為什麼剛好180?其他不行麼?

用190,170的步頻,一樣可以通過步幅的調整,來達到速度的調整。

跑步時步頻保持在多少合適?

2)你見過那個馬拉松冠軍剛好是180?超過200的都大有人在。

3)180是60的整數倍,便於換算成1秒3步。 而1秒2步是走路,1秒4步一般人又做不到。

跑步時步頻保持在多少合適?

個體差異,主要以自己心肺承受能力為限。剛開始跑不要求速度,要慢跑,要求耐力,還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以不受傷,不影響其他日常生活為標準。跑步就是為了身體越來越好,心肺功能就是一方面,只有在該功能逐步強大了,才能提高跑量和速度。跑的同時要注意力量訓練,飲食休息,熱身拉伸,跑步姿勢。一句好,愛,就要堅持和付出,更要懂得關注和學習。既要傻傻的,又要靈活的,這樣才能更好的跑下去!

跑步時步頻保持在多少合適?

不是說非要180,但是確實180左右最合適,累了步幅小些,不累就大些。每個人都不一樣。跑的多了,感覺這個步頻確實是最適合我們普通跑友的。應該越慢越好,跑到堅持不了可以走一會兒再接著跑,我剛開始從毎次三公里二十多分鐘到現在十公里53分鐘都是這樣一步步跑過來的,基本跑個半年就很輕鬆了!

跑步時步頻保持在多少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