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爆发,当家人是否早就做好了逃跑准备?

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爆发,当家人是否早就做好了逃跑准备?

行业动态观察

25万多支“造假”疫苗打进了山东孩子们的身体,造假者心肠之歹毒令人发指,已到了人神共愤,天地不容的地步!

而造假者正是国内大名鼎鼎的狂犬疫苗第二大企业,上市公司长生生物(代码002680)。

想必大家都知道,疫苗是一个非常赚钱的生意,而在所有疫苗上市公司中,长生生物以91.59%的毛利率占据首位,比贵州茅台的毛利还要高,堪称暴利。

所以自2015年借壳黄海机械上市以来,长生生物业绩连年增长。2015年到2017年的盈利分别是:2.93亿元,4.25亿元,5.66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盈利更达1.57亿元,如果不是造假被发现,今年盈利肯定超过6亿元。

也就是说,长生生物不缺钱,现金流非常充足。

也许太有钱的缘故吧,截至2017年12月底,长生生物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20.51亿元,其中9.64亿元为募集资金,10.87亿元为自有资金。

2018年至今,长生生物共发布了5条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5月8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25亿元自有资金,以及不超过12亿元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总额达37亿元,简直是大手笔,可以说长生生物不但不缺钱而且富得流油。

可让人奇怪的是,公司这么有钱,而公司大股东却还在进行超比例股权质押。

据统计,生物医药行业的平均股权质押率为17.22%,而长生生物的股权质押率达28.27%。股权质押比例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长生生物的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一边在不断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理财,一边在对自己的股权进行质押套现。难道是股权质押所支付的利息远远比理财产品所获得的利息低?这可能吗?

如果不是管理部门有规定,真不知道还会套现多少?

另一个让人觉得奇怪的是,64岁的董事长高俊芳不但是公司的董事长,还身兼总经理,财务总监的多个职位。这就意味着,整个公司不论是生产经营,还是资金调配都是高俊芳一个人说了算,即便是在财务上做了什么手脚,别人也难以发现。

还有就是,长生生物公司有问题早在2016年就有所察觉,而25万支造假疫苗是在2017年11月被主管部门发现,2018年7月11日又有内部员工实名举报之后才彻底爆发的。

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长生生物的当家人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辗转腾挪。而2018以来的37亿巨额理财就是在这期间集中发生的。仅仅是巧合吗?

还有就是作为长生生物的大股东当家人,公司干什么,有没有造假,什么时候开始造假,她心里应该比谁最清楚。也更清楚造假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所面临的惩罚。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一边进行大额度理财,一边进性超比例股权质押套现。目的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转移资产,以便造假事件爆发时,可以随时卷包逃跑!

也就是说,长生生物的当家人也许早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准备随时溜之大吉。

希望有关部门提高警惕,千万不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让孩子白白受到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