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哈佛的學生都在學什麼?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回答

作為世界最高學府之一的哈佛,歷來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青睞,人們紛紛好奇:哈佛的學生都學什麼,怎麼學習?今天,小微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哈佛上千頁的選課單是什麼樣的,哈佛又有哪些課程設置呢?

陳寅恪定義大學精神的第一要義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現代教育之父洪堡指出:大學應實施通識教育,而不應涉足職業教育。

作為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哈佛讓本科生們學什麼?哈佛傳統的“自由教育”的基本元素是什麼?他們的通識教育又經歷著怎樣的變化呢?

很多人意識到哈佛的魅力是在拿到長達上千頁的選課單,為自己選擇在哈佛的第一門課的時候。2013年哈佛新的通識教育計劃正式推行,重新劃分了學生需要涉獵的八大知識範疇領域,藝術與詮釋、文化與信仰、經驗推理、倫理推理、生命系統科學、物理世界科學、世界中的社會、世界中的美國,共計400多門課程。

大學四年,哈佛的學生都在學什麼?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回答

▲哈佛學生在上一堂天文課

如果說,在大學階段,一個人的求知慾最為旺盛,心智最為開放,那麼,當幾乎全人類的知識一起擺在他的眼前,而他必須從中選出32門值得花費四年時間的課程時,除了對於這場知識的盛宴充滿興奮之外,恐怕還有巨大的困惑與不安。

何謂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當一所走過了近400年曆史的大學回頭審視自我時,這是一個最簡單,卻也最艱難的問題。

對哈佛學生來說,沒讀過莎士比亞更可恥,還是不知道染色體與基因的區別更丟人?哪些知識是重要到必須教給每個學生的?比如足夠多的經濟學知識讓他們看懂華爾街的財務報表,足夠多的科學素養讓他們讀懂《科學美國人》上的每篇論文,還是足夠多的幽默感讓他們看懂《紐約客》上的笑話?

“受教育”與技術訓練不是一回事。尤其在西方“自由教育”的視野之內,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必須理解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從而追求一種富有意義的人生。

哈佛通識教育委員會主席哈里斯說:“自由教育的特點是又寬又深。所謂寬,是教給學生的整個知識範圍寬,深則意味著要深入各個專業,每一門課都講究深度。”

大學四年,哈佛的學生都在學什麼?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回答

▲一名學生走在哈佛校園裡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哈佛就把本科生的課程分成三個部分:主修課、選修課、通識課(此外還有寫作課與課外活動)。

主修課致力於培養學生對某一學科的深入理解,不僅學會分析問題,還要能合理地解釋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明白真正的智力探究與探索是什麼意思。即使一個人學生時代選擇的專業與他未來的事業之間毫無關聯,或者20年後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全部忘光,他至少懂得精通一門專業是怎麼回事。

選修課佔四分之一,是為了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自由探索主修專業之外的知識,比如一個文科生偶爾也會仰望星空,追問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或者一個滿腦子代碼的計算機系學生可能也願意欣賞一點貝多芬、莫扎特或印象派。

剩下四分之三則是通識課。所謂通識課程,就是學校提供給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礎課程,學生必須從中選出幾門作為必修課,無論他們的專業或興趣是什麼。

哈佛通識課怎麼變遷

在哈佛,主修課可以任意選、任意換,連專業也可以換,唯有通識課屬於校方指定必修的,非選不可。

比如哥倫比亞大學認為有些書是每個人畢業之前都應該讀過的,不是任何一本書,而必須是荷馬、柏拉圖、索福克勒斯、奧古斯丁、康德、黑格爾、馬克思、伍爾夫的著作……為什麼?因為這些是最戲劇性地建構了“西方”的著作者,他們的書是一些最直接的涉及什麼是人以及人可以是什麼的書,它們應該成為每個人的教養的一部分。

哈佛大學則認為,比起古典名著或者最前沿的科學知識,某些學問的方法才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比如你可以沒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但必須在教授的指導下以評論和分析的方式研讀過經典文學;你可以沒上過“經濟學原理”,卻不能沒修過一門探討社會問題基本原理的課程。

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本科教育的重心必須從具體知識的獲取轉化到“獲取知識的方法與途徑”。

哈佛著名的“正義課”就是一門“核心課程”。在第一節課的末尾,桑德爾教授就對學生髮出了警告:

這門課並沒有教給你任何新的知識,而是通過將你原本熟知的事物變得陌生,給予你另一種看待事物的方法。

“這是一種風險:一旦那些熟悉的東西變陌生了,就再也不會和以前一樣了。”他說,“自我知識就像失去的天真——無論這讓你多麼不安,你也不可能再回頭。”

30年前,哈佛“核心課程”的設計者亨利·羅索夫斯對於“何謂一個受過良好教養的人”有著明晰的界定:

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寫作;

在某些知識領域具有較高的成就;

對宇宙、社會及人類自身有深邃的理解;

勤于思考倫理道德問題,具有明智的判斷力和抉擇力;

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於世界各種文化及時代有深刻的認識。

大學四年,哈佛的學生都在學什麼?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回答

▲哈佛校園

今天,哈佛認為,“核心課程”已經過時了——既然只有10%的哈佛學生會選擇以學術為業,而60%會進入商業、律師、醫學等職業領域,為什麼還要花費那麼多的精力試圖把他們塑造成學者、教授呢?但對於未來的律師、醫生、商人們,這個匯聚了世界上最多天才的大學,卻無法為21世紀前25年的“良好教育”開出一份明確的清單。

對此,哈佛英語系教授路易斯·梅納德是這樣分析的:“在知識專業化愈演愈烈的時代,絕大部分教授都是專門學科的專家,他們在自己的領域有足夠的權威,他們能告訴你,如何才能成為英語教授、物理學家、經濟學家等等,但對於一個‘普通的知識核心’,或者‘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知識’,他們一樣困惑,不可能在任何具體的內容上達成共識,這不是他們的慣常思維。”

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應該怎麼生活?

作為一項古老的傳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哈佛都認為,真正的學者“必須擁抱孤獨,並把孤獨作為自己的新娘”。至少在這個世紀,他們希望培養的,絕不是象牙塔裡孤獨的學者,而是能在未來世界裡長袖善舞、應付各種各樣挑戰的人。在所有的現代心智訓練中,他們尤其強調這樣一種訓練:

將學生置於一個陌生的環境,讓他們接觸超越他們理解力——甚至也超越教師理解力——的現象,讓他們失去方向,然後通過學習和思考,重新找到方向。也許這才是所謂的“良好教育”。

也就是說,哈佛所認可的“共同的知識核心”迴歸到了“生活”本身。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應該怎麼生活?什麼是美好生活的結構?什麼樣的成功才包含真正的幸福?公共事務中什麼是正義,什麼是不公?

按照福斯特校長的說法,哈佛校徽上的“真理”是指一種基於理性、挑戰、不安和懷疑的理解之道。但如果這種理解之道能幫助一個學生直面未來生活的各種變故與不確定性,更好地與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打交道,理解它的複雜性,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從而擁有一個更美好和富有意義的人生,有何不可呢?

注:本文轉載自三聯生活週刊(ID:lifeweek)作者陳賡,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麥可思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