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迎来变革,美国防部15亿美元扶持,中国有机会吗?

根据美国科学杂志的官方报道,美国DARPA,也就是美国国防部下属的一个行政机构,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出资15亿美元,来资助芯片领域新材料和新设计的基础研究,有网友表示疑问:美国不是芯片大国和强过嘛,用得着这么紧张吗?其实不然,虽然现阶段美国在芯片产业领域具有龙头的地位,但是现在芯片的主要材料仍然是硅,而这种材料的物理极限将要达到,例如今年要上市的手机SOC芯片,已经达到了7纳米,一方面通过提升工艺来提升效能的传统方法,其难度和研发的费用将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产工艺的提高,对于其电气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芯片的稳定性将难以保证。

为此芯片产业需要一种新的材料来替代硅的位置,而这个新材料就是碳。美国麻省理工的电气工程师苏拉克指出,碳纳米管晶体管的3D芯片相比于硅材料,在速度和能效上将提高50倍,也就是说,不仅性能上大幅的提高,耗电量方面也大幅的下降,这样的特性,不仅对于移动设备来说是福音,对于工作站、服务器等数据中心领域,也减少了不菲的电费支出,所以芯片产业将要迎来变革。

芯片产业迎来变革,美国防部15亿美元扶持,中国有机会吗?

那么我国在芯片产业的新材料领域处于什么位置呢?我们是否在这次变革中可以抓住一些机会呢?可喜的是,在碳纳米管研究领域,我国现在是世界前列,甚至是最先进。早在2017年,北大电子系教授彭练矛的团队,已经成功的用碳纳米管制造出了芯片的核心部件晶体管,其速度比当时英特尔最先进的14纳米商用硅材料晶体管快3倍,但能耗却只有其四分之一,这不是我们在自吹自擂,这一成果已经发表到美国科学杂志,是得到业界认可的成绩,而且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近年来,已经多次引用了彭练矛团队的工作。

彭教授指出,碳基芯片的科研突破,给了我们在芯片领域可以换道超车的可能,我们之所以可以在碳基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彭教授已经55岁,但是在其三十几岁就已经开始了碳基芯片的研究,这可以追溯到2000年之前,那时候最先进的处理器还是奔腾3,可见彭教授的眼光有多么长远,而美国现在才开始花重金扶持,是不是有点晚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