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融合 推动乡村振兴——无为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

无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但近年来粮价下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和种稻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无为县多措并举、积极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生产效益。一是组织考察学习。县镇两级农业部门分次组织人员到江苏盱眙、滁州全椒等地考察,了解生产情况、技术经验和经济效益。二是强化技术指导。县农委组织农业、水产等技术人员制定稻虾、稻蟹等共(连)作模式技术操作规程,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2016年以来,每年培训农民超千人。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县财政安排生态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对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给予奖补,同时积极争取芜湖市扶持稻渔综合种养奖补资金,用于稻渔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入稻渔综合种养财政资金300万元。四是打造产业联合体。引导相关企业和家庭农场、合作社通过订单契约的方式,积极培育“稻虾”特色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已培育无为县香勤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陡沟、无城、泉塘、福渡等乡镇正在积极打造产业化联合体,加快生态“稻虾”产业化进程。

由于措施得,当稻渔模式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稻渔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5.56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5.16万亩,建立100亩以上连片稻渔养殖基地167处、200亩以上稻渔养殖基地45处、“千亩稻渔示范基地”3处。

下一步,县农委将强化技术指导,加大奖补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生态绿色生产,打造生态稻米、龙虾等产品品牌,拓宽电子商务、超市等销售渠道,促进“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双赢”的快速发展。(县农委 王中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