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離職 業績下滑 混改下的奇瑞何去何從

“奇瑞混改”這場大戲正在徐徐拉開帷幕。5月29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汽車”)在蕪湖召開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以無記名投票形式,全票通過了關於奇瑞汽車股權轉讓的決議。

高管離職 業績下滑 混改下的奇瑞何去何從

有媒體報道稱,奇瑞汽車擬以不低於200億元的現金引入外部投資者,以增資擴股的形式入股奇瑞汽車。為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致函奇瑞汽車,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回應。

誰會成為奇瑞汽車新的“東家”?就在不久之前,各大媒體傳出寶能集團將入股,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以“胡說八道”進行了回應。隨後,又有自媒體曝出,入股方案將是普拓資本領頭,神華集團參與,記者也致電普拓資本,對方在記錄了記者的聯繫方式後表示,需要向領導彙報。

從目前的情況看,奇瑞汽車混改可能已經“箭在弦上”,但入股方依然未知。放眼整個行業,奇瑞汽車混改意義重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助理秘書長杜芳慈表示:“奇瑞可能是國企新一輪混改的‘排頭兵’。”

“緋聞”對象不斷誰將入主奇瑞?

從去年開始,奇瑞汽車混改的流言就開始流傳。今年5月,有媒體公開報道稱,寶能集團擬出資250億元~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併成為第一大股東,除此以外,復星國際、鼎暉資本和正道集團都參與了競標。對於此事,尹同躍以“胡說八道”進行了回應,復星國際、正道集團也沒有正面回答記者的問題,分別表示“對市場傳聞不予評論”“一切以公告為準”。

但是,隨著此次職工代表大會召開,奇瑞汽車引入投資者一事或許“板上釘釘”了。有消息表示,奇瑞汽車計劃出讓至少51%的股權。有部分媒體認為,目前寶能集團可能處於“領先狀態”,去年底,寶能集團豪擲66.3億元收購奇瑞汽車旗下觀致汽車51%的股份,近期又傳出要入股昌河鈴木。由此可見,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佈局汽車產業的動作不小。

但是同時,按照規定,國資轉讓必須在長江產權交易所掛牌,在寶能集團收購觀致汽車一案中,曾經出現過第一次掛牌無人收購,第二次才達成協議的情況,所以在摘牌未完成前,誰都有可能入主。杜芳慈也認為:“一切都還不好說,寶能在汽車領域經驗太淺,可能不一定適合奇瑞汽車。”

數天前,有自媒體曝出,奇瑞汽車真正的參股方或許是普拓資本領投,神華集團參與。在普拓資本官網上,記者發現,早在2017年1月,普拓資本、神華集團還有奇瑞汽車就進行了級別很高的三方會談。

公司官網稱,此次會面由普拓資本合夥人董藝親自帶隊,董事總經理賈健,執行董事彭輝、劉致勇等同行。同時神華集團總經理凌文、副總裁張繼明等一眾高管也參與了會談。

奇瑞汽車方面,尹同躍、副總經理劉楊、奇瑞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控股”)副總經理徐暉進行了接待。普拓資本官網寫道:“近年來,神華與普拓積極探討混合所有制改革,並在資本運作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有益的合作。神華與奇瑞在動力電池、新材料(交聯聚乙烯)、薄膜太陽能、車聯網控制技術等方面有廣闊的合作前景。”同時,董藝表示:“普拓作為致力於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產業投資的專業投資機構,長期踐行以資本助力國企改制的投資戰略,普拓同神華、奇瑞近年來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未來將繼續積極推動與神華、奇瑞的全面合作,助力企業發展。”

另一方面,奇瑞汽車的股權結構已經開始發生一定的變動,公開資料顯示,3月13日,華泰證券(601688.SH)全資子公司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奇瑞控股的第三大股東,奇瑞控股的註冊資本新增9.78億元,22.86%的股權被轉讓給了華泰證券,而奇瑞控股正是奇瑞汽車第二大股東。

對於混改的問題,記者也採訪了一位奇瑞汽車的內部員工,對方表示,自己隸屬於奇瑞汽車駐外團隊,對於混改的細節不是特別清楚。但是,其表示:“引入投資者屬於正常經營變化,對奇瑞汽車佈局國際市場和新能源,包括開發新產品是利好消息。”同時他還表示,奇瑞汽車在海外方面的投資並沒有收縮,作為中低層幹部“沒有什麼擔心”。

業績萎靡高管離職

實際上,此次奇瑞汽車的混改和公司業績可能有直接關係,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奇瑞汽車旗下所有品牌銷量為68萬輛,這一成績比奇瑞在2017年初提出的“確保90萬輛、爭取100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與此同時,奇瑞汽車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也在不斷下降,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去年奇瑞汽車所佔市場份額為2.28%,同比下滑0.21%,處於自主品牌第六位,落後于吉利、長安、長城、上汽乘用車和廣汽乘用車。

奇瑞銷量的不振也帶來了財務數據的大幅下滑,根據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佈的奇瑞汽車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16年,奇瑞汽車的營收329.64億元,利潤總額為2.06億元。到了2017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0.59%。營業利潤-3764萬元,淨利潤2.64億元。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車營業利潤為-6.76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虧損額擴大了4倍。另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佈的庫存數據顯示,4月奇瑞汽車的庫存係數高達2.6,這意味著經銷商可以兩個半月不用進貨,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

對於奇瑞汽車所面臨的問題,杜芳慈表示,奇瑞汽車這兩年的失敗有目共睹,除了管理、戰略、品牌建設上的一系列失誤以外,最直接的問題是觀致,“奇瑞在觀致身上先後損失了100多億元,嚴重拖累了公司,投資方向出了大問題”,雖然奇瑞在去年把觀致出售給了寶能,但是“以奇瑞的體量來說,觀致直接導致了公司的萎靡不振”。

杜芳慈還稱:“奇瑞已經到了必須混改的地步了,引入資本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另一方面,此次奇瑞汽車引入新資本會不會導致管理層“大換血”?近期,奇瑞汽車再度發生人事動盪,奇瑞汽車原總經理助理、營銷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趙煥公開承認離職。另外,還有媒體報道稱,奇瑞汽車負責研發的總經理助理陸惟一也已經離職。隨後,奇瑞汽車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賈亞權也被傳出即將離職的消息。

坊間甚至開始流傳尹同躍也將離開。不過在6月2日,尹同躍和蕪湖市政府官員一同現身上海參加會議,有部分評論人士認為,這是尹同躍在向業界闢謠,自己的位置依然穩固。

杜芳慈也認為,尹同躍目前不太可能離開奇瑞汽車,即使混改之後,公司的股權結構可能不會發生質的變化,他表示:“奇瑞汽車此次混改可能是眾多投資人一起入股,即使有超過51%的股權被出售,那也是分散出售,大股東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變化,尹同躍位置牢固,而且從威望和經驗上來說,尹同躍在奇瑞無人能及。”

另一方面,杜芳慈稱,奇瑞汽車的混改在某種程度上是為國企混改的下一步“探路”。他說:“奇瑞汽車是最早進行市場化經營的國有車企之一,曾經做的非常出色,現在出了問題,也應該當改革排頭兵。從體量上來說,奇瑞非常合適,其他的國有車企體量太大,資本沒有能力投資,即使投資也會因為話語權不足難以產生質變。如果奇瑞改革成功,未來的混改可能會擴張到其他國有車企,甚至其他領域。”

轉自:蓋世汽車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