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本是德國首都,後被俄國占領,德國想拿回卻不敢拿回

此地本是德國首都,後被俄國佔領,德國想拿回卻不敢拿回

德國首都不一直都是柏林嗎?其實德國最早的首都是"柯尼斯堡",在1255年,條頓騎士團同神聖羅馬統治者腓特烈二世達成協議(獲得普魯士所有的貴族特權),條頓騎士團大軍壓進普魯士驅逐所謂的異教徒,最後成功佔領普魯士。普魯士淪陷後,條頓騎士團便開始在其土地上建造城市。而"柯尼斯堡"便是騎士團為了攻打立陶宛而建造的後勤基地,當時立陶宛並不信奉天主教。由於騎士團常年對普魯士進行毫無節制的壓榨,他們選擇了抵抗,他們要趕走騎士團,隨後與波蘭人結成聯盟攻打騎士團的老巢馬爾堡城,最後成功佔領馬爾堡城。戰敗的騎士軍團只能撤退到"柯尼斯堡",此後柯尼斯堡就成了騎士團的大本營,騎士團昔日風光早就蕩然無存,只能在波蘭的庇護下生活,所屬土地只剩下柯尼斯堡等地區的東普魯士。

此地本是德國首都,後被俄國佔領,德國想拿回卻不敢拿回

1525年,騎士團團長抓住宗教改革的時機,全力支持新宗教改革,最後從波蘭皇族中拿到了公爵地位,創建了普魯士公國,68年普魯士公國公爵絕後,神聖羅馬帝國勃蘭登堡的統治者約翰·西吉斯蒙德便以女婿的身份身兼公爵之位。約翰·西吉斯蒙德習慣居住在柏林,普魯士公國的首都也由柯尼斯堡遷移到了柏林。1701年普魯士公國與勃蘭登堡併成一國"普魯士王國",王國名義上的首都依然是柯尼斯堡,且普魯士王國首任統治者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也是在柯尼斯堡進行的加冕儀式。

此地本是德國首都,後被俄國佔領,德國想拿回卻不敢拿回

1871年,除奧地利帝國以外所有的日耳曼地區全部被普魯士公國吞併,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德意志統治者所居住的柏林成為新首都,原首都柯尼斯堡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1918年,德國戰敗(一戰)投降,為了切割德國,英法兩國答應給波蘭一個海口,於是他們便將普魯士公國與波蘭所銜接的海口劃給了波蘭,自此首都柯尼斯堡為首的東普魯士便不再是德國所屬。後來希特勒借助二戰拿回失去的土地,但是當德國在二戰投降之後,東普魯士(包括柯尼斯堡)全部被蘇聯佔領。蘇聯藉助《波茨坦協定》把東普魯士變成了自己的土地,並將其寫進了自己的版圖之中(加里寧格勒州)。蘇聯為了消除隱患,開始了他們的遷移計劃,原本居住在東普魯士的百姓也全部被驅逐到西德。

此地本是德國首都,後被俄國佔領,德國想拿回卻不敢拿回

雖然東普魯士曾是德國的領土,但是德國卻不敢要回來,如果強行要把東普魯士拿回來,就意味著他們否定了《波茨坦協定》《波茨坦協定》奠定了現今世界的規則,若德國否定了《波茨坦協定》那便是否定了現今世界的規則。雖然德國很強大,但是它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同世界作對的實力。

歡迎各位小夥伴在下方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某方面歷史也請留言,小七定會一一拜讀,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