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熱映,不是國產電影的興盛,而是沒落

《我不是藥神》熱映,不是國產電影的興盛,而是沒落

徐崢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大火,北堂君也忍不住親自去影院看了。然而必須說,我沒有看到我想看到的東西,非常失望。

的確,《藥神》是近年來衝擊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一劑強心針,讓觀眾看到了中國電影人仍有的懷抱。但是《藥神》所講的故事,不能不說是用了個不倫不類的解讀方式。

我們就來對電影內容做一個覆盤。

故事梗概

第一節

上海小弄堂,出售印度神油等保健品的小老闆程勇,面臨家庭生活的雙重危機:前妻要把孩子帶到國外去撫養,老父重病急需手術。面對催債的房東和鉅額的醫藥費用,程勇接待了一個奇特的顧客——白血病人呂受益。呂懇求有點印度進貨渠道的程勇去走私一種盜版藥物“格列寧”,用以代替幾萬元一瓶的正版藥,並且聲稱自己親身試驗,與正版“格列寧”療效相當,有大批無法承擔正版藥費的患者同樣急需這種替代品,市場空間巨大。

程勇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接受了呂的建議,並且憑藉自己的保健品銷售經驗,獲得了印度“格列寧”的代理權,當然,這在中國仍是違法藥物,被查到的後果是要承擔最高二十年的徒刑。

在幾個白血病人及家屬建立的病友群中,程勇找到了對口的銷售渠道,和幾個群主都得到了豐厚的利潤,也暫時解決了老父的醫藥費問題。他們的隊伍包括舞女、打工仔、牧師和很多普通家庭的病人及親友。

第二節

加藥販子張長林的製假渠道被牧師揭發,張長林報復程勇,惡意收購印度“格列寧”在中國的黑市代理權,程勇妥協,原來的走私小團體分崩離析,黃毛對程勇懷有仇恨。張長林惡意提高藥價,被警方關注通緝,走私渠道被切斷。

第三節

開起服裝廠的程勇遇到了呂受益的妻子,她說呂受益斷藥以後屢次自殺,病情已經難以控制,要求程勇救他們一家,去印度打通渠道,重操舊業。面對呂受益的痛苦死亡,黃毛的冷眼,程勇決定重新走私“格列寧”。

第四節

警方對張長林的通緝在正版藥商的壓力下進行,布控原來越嚴。程勇的走私行徑面臨曝光,黃毛為了保護程勇,獨自出現在警察的視線裡,結果不慎撞車而死。警察前小舅子面臨程勇的追責,內心矛盾。

第五節(我都已經看不下去了)

程勇被抓,法庭陳詞,相信世界會越來越好。正版“格列寧”進醫保了,程勇的牢獄生涯給病人帶來了福音。

《我不是藥神》熱映,不是國產電影的興盛,而是沒落

故事進行到前兩節的時候,本君都還在讚歎徐崢的表演功力,而到第三節往後,就越來越質疑起導演和編劇了。

主要的槽點:

1.酒吧砸錢

從前兩節看,程勇有著比較典型的小市民心裡,行事一直往一個方向走的時候,看起來非常自然舒服,徐崢的表演也十分到位。小團體掙了錢,程勇看上了劉思慧,這樣的情節都還在正常邏輯範圍內。

突然,程勇就當著小團體所有人的面為了給劉思慧掙面子大把大把地砸錢。

北堂君看到這就蒙了,你的身邊是一群病人和靠藥物走私餬口的同黨,可不是黑幫老闆和販毒集團領袖啊!除了一直相信程勇的呂受益,還有被程勇追的劉思慧,那貧苦出身的黃毛和相信天主的老劉該是個啥想法?我一下就跳戲了!以程勇的事故圓滑,做不出這種沒腦子的事兒吧?男主人設在本君腦子裡一下子塌了。

《我不是藥神》熱映,不是國產電影的興盛,而是沒落

2.重操舊業

呂受益的媳婦兒哭求,程勇決定去印度找藥,呂受益追悼會,程勇決定重新大批走私。一個有家有兒子的小市民,完全不顧法律後果和家庭風險,大義凜然地突然變成了“藥神”,我看不到程勇以身試法的動機了,人設繼續塌。

3.結案陳詞

程勇說出“越來越好”的話的時候,本君豁然明白了。男主的人設從第三節開始,已經突變為為劇作者代言,前半場生活所迫的走私犯,突變成了“藥神”。劇作者糾結於情理法的矛盾處理,提出要害情節以後,沒有找到合理的推動和逆轉手段,直接中和了矛盾的結果,又不敢違背執法必嚴的主流價值觀。出現了左右搖擺、融合、扭曲的陳詞。

這個陳詞確實代表了很多普羅大眾的心願,這是電影打動人的地方。

但是,它不是程勇的陳詞。

當程勇囑咐小舅子,告訴兒子他爸爸是個好人的時候,我的評價也隨著電影開始混亂了。。。。

《我不是藥神》熱映,不是國產電影的興盛,而是沒落

幾番痛苦的邏輯翻滾之後,紀同學突然就想到了崑劇《白羅衫》。壞人可以做好事,好人可以被矇蔽,但每個人都得為自己做過的事情承擔責任,這種責任是痛苦而直接的,不是把《藥神》里程勇越過雷池的行為,強迫到用黃毛的死去深化,強制到用動機去渲染行為的合理性。

傳統戲劇裡,不論情節多麼扭曲,扭曲到徐繼祖這樣的人物被殺父仇人養大,不論矛盾多麼深入,深入到要去衡量十八年的養育之恩與殺父之仇孰輕孰重,作品傳遞給觀眾的,都是一個有明確導向的價值觀,引導觀者去反思情理法,從而促進社會的關注。而不去做強制性的,情理法之間價值的中和。像《藥神》一樣,把大眾的感情、導演的傾向與劇中人獨立人格混為一談的,北堂君未曾見過。

由此,本君認為《藥神》從題材上說,是個好電影,但從故事邏輯上說,這電影好得實在不夠。如果不從價值觀的本源上去深挖文藝作品的思想性,光靠捏捏觀眾幾年來不太能看到的痛點癢點,電影的紅火,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我不是藥神》熱映,不是國產電影的興盛,而是沒落

《白羅衫》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