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医疗纠纷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我们都知道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当医生们穿起那身闪亮的白大褂时,就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不管你是身体上不舒服,还是心里头憋得慌,去医院找大夫都能够得到治疗。

然而,近几年频发的医疗事故让人惘然。

处理医疗纠纷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谁都不愿意发生医疗事故,但当不幸发生的时候,医院大多采取的消极推诿态度着实让人寒了心。

接下来要给大家讲一个案例,相信读过案例后大家不管是不是专业搞法律的,也能分清楚孰对孰错。

多年前王女士因膝盖无法活动到北京某医院接受全麻下行右膝关节置换术。出院后不久,手术的位置发生了感染,此后多次住院治疗,花了20多万余元的治疗费。不堪负重的王女士将医院告上了法庭,她认为自己是由于医院医师在她术前检查出现异常后,未做进一步检查、消炎等,强行为她实施置换手术,导致术后感染,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医院则认为术前该注意的都注意到了,是王女士自身基础疾病导致感染,拒不承认自己有错。

此案立案前,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一审法院组织进行医疗纠纷立案前鉴定。

经鉴定,医院在对被鉴定人的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不足,与被鉴定人损害后果有一定因果关系,医疗过失参与度考虑为C级(次要责任)。据此,一审判决医院赔偿医疗费等14.8万余元。

案情我们就先回顾到这里,之前医院还拒不承认自己有错,但当法院组织进行医疗纠纷立案前鉴定后,一切都水落石出了。王女士术后感染确实和医院的诊疗有着因果关系,承担法律责任是没跑了。

有朋友惊呼,这医疗事故鉴定厉害了,简直是患者面对医院抵赖时的法宝。(接下来有重点,大家伙睁大眼睛

医疗事故鉴定

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也就是综合之前的病例、资料使用专业技术还原医疗事故导致的原因。【强调:这个鉴定结果可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诉讼中的证据作用(不是必然的定案依据)】

实践中,经常看到来医院闹的患者家属。至于医患双方发生纠纷,究其原因就是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了医疗事故,例如患者在手术中发生了意外,导致手术失败,或者手术后出现感染等。

处理医疗纠纷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今天的重点来了,发生医疗事故医院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呢?应承担哪些责任呢?

面对这个问题,医院和患者往往都是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要紧,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会给诸位一个最公平的评判。大家接着往下看~

我国如果医疗行为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过错鉴定,结论存在医疗过错的,则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赔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如果造成患者残疾也要赔偿相应费用)

此外,《民法》当中规定,考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医疗过失行为,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也包括他精神的损害,应该对他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其标准,一般根据当地的平均的年生活水平,根据不同情况赔偿若干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