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輕易失守,楊秀清怒斬石鳳魁、黃再興,此時的他才真正意識到西征戰場的嚴峻!湘軍的崛起和整頓後的綠營所釋放的能量大大超乎太平軍的預料,楊秀清決定在半壁山、田家鎮要塞組織一次大規模的阻擊戰,遏止湘軍東進勢頭。半壁山、田家鎮處地形險要,特別是長江南岸的半壁山,獨峰聳立、峭壁如削,伸入江中阻滯半壁江水,導致這裡水域變窄並形成了複雜的水況。一旦佔據半壁山,架設炮臺,居高臨下,必然給通過此處水域的艦船造成巨大傷害,太平軍選擇在此處決戰是有地理優勢的。
對於半壁山、田家鎮這關鍵一戰,楊秀清不敢怠慢,他命燕王秦日綱掛帥指揮。秦日綱作戰風格勇猛,但缺少謀略,這一點楊秀清十分清楚,為此他在天京不斷叮囑和指導秦日綱構築防禦體系,希望以此彌補秦日綱的謀略不足。1854年10月15日,秦日綱正式接手湖北軍務,他按照楊秀清的叮囑,在田家鎮至蘄州一段四十里之江岸構築了土木城和炮位,準備以長線火力拖住湘軍水師的步伐。接著太平軍在半壁山和田家鎮之間橫架三根大鐵鎖,封鎖江面,並在該水域泊排船隻數十隻,配以炮火,嚴陣以待。整個半壁山、田家鎮防禦體系的重中之重恐怕還是半壁山,這裡擔任對付水、陸敵軍的雙重任務,所以太平軍在半壁山的防禦投入也是下足了勁。太平軍在半壁山紮營數座,其中大營一座。山腳下開挖深溝繞住陣地,溝外側豎木樁、竹籤,用以阻滯敵人陸軍步伐,溝內側構建炮臺、土木堡壘,準備在外側阻礙物的配合下射殺衝鋒的敵軍士兵。雖然秦日綱按照楊秀清的計劃佈下了全方位的防禦體系,但楊秀清還是覺得不夠穩妥,他特意下令在木排上建造了一座木城,內置槍炮,其實就是一座可以在水面移動的碉堡,楊秀清希望這項新武器能助守軍一臂之力。
除了加強防禦體系外,楊秀清還命國宗韋俊、石鎮侖、韋以德等領軍趕赴田家鎮,加上從武昌敗退回來的部隊,田家鎮陣線集結了數萬太平天國大軍。曾國藩打下武昌後原本想稍作休整再行軍,但咸豐下旨催戰,湘軍及湖北的綠營於1854年10月28日兵出武昌,向東挺進。湖廣總督楊霈、陝西提督桂明率領綠營走長江北岸,直驅蘄州;彭玉麟、楊載福統率湘軍水師順江而下;塔齊布率湘軍陸師出武昌克鄂州、大治、興國(陽新)抵達半壁山下游的富池;羅澤南率另一部湘軍陸師取道金牛、大治、紮營於半壁山附近,大戰一觸即發。
從整個戰前的佈局來看,湘軍要攻破太平軍的防禦工事似乎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楊秀清等人忽略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太平軍主動採取守勢,基本放棄了自身善於流動作戰的優勢,在沒有強大後勤支持的情況下,這種戰略存在巨大隱患;二是沒有認真研究湘軍的作戰特點,特別是其先進水師的構成特點,未能做到知己知彼,總結來說就是太平軍嚴重低估湘軍的作戰先進性。楊秀清確實非常聰明,但如果對對手不瞭解,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行事,再好的點子有時候也無法釋放光芒。
閱讀更多 浣沙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