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大创新(一)

糖豆广场舞APP宣布B轮融资2000万美元。

咕咚APP融资2亿多,估值9亿。

ofo共享单车平台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E轮融资。

环顾四周,目前市面上很多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离不开资本的鼎力支持,无论是滴滴还是摩拜。

要想真正理解这些商业现象,就必须的弄清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是什么?商业逻辑发生了哪些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互联网既消除了空间的地理距离,又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方和被动方的地位,使消费者的主导地位得以确定。这意味着整个商业从此将由企业主导转为用户主导,用户真正主权时代到来了。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网络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巴拉巴西在《复杂》一书中说:“网络思维将渗透到人类活动和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网络思维意味着关注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整个商业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用户,从经营用户转向经营社群。

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商业的重心正在从“物”转移到“人”,

2、商业的驱动力正在从“流量”转换为“关系”,

3、商业的衡量标准正在从“价值”转换为“价值观”。        

——摘自《社群+:互联网+企业行动路线图》“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企业越来越关注商业模式?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为什么微信今天能有压倒性领先优势?无论是ofo还是摩拜等共享单车,其实在产品层面也没什么重大的技术性突破,不过是多了个密码锁,凭什么值那么多钱?显然资本看中的不是他们的产品,而是自行车背后的海量用户。因为有了海量的用户商业模式才有用武之地,有了海量用户商业才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所有创新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最本源的创新,它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离开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基础。而创新是互联网的基因,是互联网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PC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入口级产品获取用户,把控网络流量,最后通过流量变现来赢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用户,把用户变成“粉丝”后通过跨界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最终提高用户的黏性和客单价,形成有黏性的用户平台后再嫁接商业模式。

变化的原因在于:

1)移动互联网用户量更多,但是碎片化的特征导致无效流量增加,无法通过简单的流量变现来赢利

2)PC互联网可以通过标准产品来获取用户,而移动互联网只能通过有个性标签的产品来获取用户,用户因为认同产品背后的价值主张,而对产品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粘性,容易形成“粉丝”群

3)移动互联网的强社交属性增加了用户平台的粘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