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在收藏節目《一槌定音》中,來自河北唐山一名張女士,

持有1件10年前花25萬元拍賣得來的“西夏靈武窯黑釉剔刻花雙系瓶”,瓶肩刻有兩個西夏文字,被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金運昌兩位特邀專家鑑定為真品。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事、北京弘鈺博古玩城三家公司報出平均估價為18萬元。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劉宏安(靈武文物管理所所長):

我在靈武從事文博工作多年,因工作原因經常在靈武西夏瓷窯遺址接觸大量西夏瓷器標本,但從未見到節目中所展示的瓷器種類,其器形厚笨怪異,胎土粗糙;花紋簡單,佈局生硬呆板,線條拘謹僵硬,缺乏神韻與活力;釉面厚笨呆板,秞光強、不柔和。

整個器形有形無神,各種特徵均與西夏靈武窯產品風格不符,筆者認為是一件低劣的普通仿品,此類仿品在西北地區古玩市場常見,稍有收藏經驗的西夏瓷器藏家均可辨識。

我們不苛求每名專家都能熟知全國各地窯口瓷器特徵,但如果專家在國家級媒體信口開河,作出錯誤評價,會對全國觀眾進行誤導,讓西夏瓷器收藏愛好者誤入歧途,甚至擾亂西夏瓷器收藏市場,造成嚴重後果。

瓷器是中國第六項偉大發明,僅次於四大發明和絲綢。我國五大名窯爭奇鬥豔,八大窯系遍佈全國,因此又以“瓷國”而著稱於世。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古老的西夏王國在歷史長河中像風一樣崛起,又像風一樣消失,給西夏曆史塗上了神秘色彩。

20 世紀80 年代,靈武磁窯堡瓷窯遺址出土了一大批西夏瓷器,這些滿盛西夏文明的罐碗杯瓶,在沉睡千年之後重見天日,依然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西夏古瓷初露端倪

宋代是我國制瓷業的繁榮時期,在中國瓷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宋王朝先後並存的遼、金和西夏因受其影響,亦有較發達的制瓷業。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陶瓷學者對遼、金的制瓷業已經有了較全面的認識,但對地處西北邊陲西夏時期的制瓷業,卻因沒有史料記載和瓷窯遺址的發現而知之甚少。在1982 年出版的《中國陶瓷史》中,西夏瓷器史竟然是一項空白。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1956 年,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發現兩件黑釉剔刻花經瓶,因系非發掘品,沒有地層關係和可靠年代實物佐證,最初被定為是元代或宋代瓷,最後認為“可能與西夏有關”。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1964—1965 年,寧夏考古工作者在石嘴山西夏嵬城遺址發掘出土幾件瓷器,有玉壺春瓶、碗、罐、人頭像等,瓷人頭像作禿髮狀,反映了西夏的社會習俗,陶瓷學者預感到西夏國應該有自己的瓷窯存在。

1971 年4 月,靈武崇興臺子村三隊村民王某在自家院內翻建房屋時,發現一批窯藏瓷器,其中較完整的有112 件。後經自治區博物館考古人員發掘,又清理出瓷器百餘件,同時出土的還有北宋錢幣。

這批精美的白釉瓷器分為碗、碟、高足杯三種類型,瓷器內壁光滑,胎細壁薄,有的內壁和底心還繪有黑色圓點紋飾。

考古人員研究認為,這些瓷器造型與中原地區出土的瓷器類型相似,但一些高足器皿,如高足碗、高足盤等,瓷面光潤、胎薄高足、圈足露胎,有的外壁繪有鳥枝圖案,器形獨特,屬西夏貴族窖藏瓷器。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1983 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居延海地區進行考古調查時,從著名的黑城遺址採集到一些宋元時期的瓷片和少量較完整的器皿。

這些“挖足過肩”的瓷器特徵既不同於南方瓷窯產品,也有別於北方瓷窯。考古人員通過對一些大件剔刻花瓷分析認為,這些瓷器並非遠途運輸物品,推測在離額濟納旗附近或不遠的地方,可能有瓷窯存在。

西夏瓷窯今何在

有關靈武瓷窯歷史的文獻記載極為稀少,在明代《嘉靖寧夏新志》中有簡單的敘述:“磁窯山,(靈)州東北六十里,為陶冶之所”,“磁窯寨,城週迴二百一十丈,門一。產砟炭,其土可陶……”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明代志書中記載的這座磁窯山在元代和西夏時期是否生產瓷器?

如今這座瓷窯遺址又在何處?

種種疑問題引起考古學者的關注。

1984 年6月,文物工作者在磁窯堡遺址附近的荒漠中,發現在一條東西寬400 米、南北長800 米的季節河兩側,地表散佈著大量窯具殘片和古瓷碎片。在河溝西側的斷崖上,瓷片堆積層厚達4 米。專家從採集到具有宋代風格的瓷片推斷,此窯可能創始於西夏時期,具有重要發掘價值。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1984年7月,慕名而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馬文寬研究員率隊,懷著破解西夏瓷窯千古之謎的渴望,來到塞上古城靈武。

他們把發掘磁窯堡瓷窯遺址作為研究西夏瓷史的突破口。正是這次史有前例的發掘,讓沉睡千年的西夏古瓷從此正式走入人們的視野。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1984 至1986 年間,發掘人員在該地進行了3 次系統發掘,共清理西夏窯爐3 座、窯爐1 座、西夏瓷器作坊8 座、元代作坊1 座,發掘面積約700平方米。

發掘出瓷器、瓷具、窯具3000 餘件,其中包括大量墨書西夏文瓷片、墨書漢文西夏年款瓷片和西夏錢幣等。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西夏瓷與黨項民族生活習俗

西夏瓷在造型、裝飾、用途上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西夏是以党項族、羌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封建割據國家,党項族的經濟生活歷來以畜牧業為主,這在瓷器中得到充分體現。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扁壺是由盛水的皮囊演變而來,大者正反面中間均有一圈足,反面圈足起放置平穩作用,壺兩側有兩耳或四系,便於穿繩提拿或攜帶。

小扁壺胎體較輕,僅背面有一凹足,兩側只有雙耳,為西夏境外其他窯址所不見。

党項民族長期生活於馬背,擅長騎射,扁壺體態輕盈,非常適合在馬背上吊掛攜帶。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瓷鉤、瓷鈴是遊牧民族常用的器具,以陶瓷代替金屬便是西夏人的創舉;牛頭瓷壎是遊牧民族喜愛的樂器,正面有兩孔,頂部有一孔,吹之發出美妙的聲音,這種形制的瓷壎如今仍在寧夏地區民間流行,俗稱泥哇嗚。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瓷駱駝、瓷馬、瓷羊等動物雕塑品反映這些動物與遊牧民族生活息息相關;精製的小瓷人頭像,禿髮、寬額、高鼻、雙目緊閉,手捧獻物,印證了党項族的禿髮習俗。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數百枚扁圓形黑白兩色素燒瓷圍棋子,證明党項人在遊牧之餘,也以圍棋對弈娛樂。

瓷透雕寶杵、如意輪、蓮花座、佛花、數珠等器物,都是佛教中的吉祥物或功德物,充分印證西夏王國統治者和居民對佛教的推崇。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鑑寶專家現場“打眼”:西夏瓷器真相究竟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