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近日,远洋集团(3377.HK)在香港发布了 2017 年年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远洋集团 2017 年度协议销售额为 705.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营业额为 458.37 亿元人民币,同比攀升 33%;毛利为 112.3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7%,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 40.22 元,同比增长 51%——销售额、营业额、毛利等多个核心财务数据均大幅提升。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而这,只是远洋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远洋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李明在业绩会上表示,2018 年乃至未来三年,远洋预计都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 “一是坚持投资,二是加快住宅开发的速度,2018年的销售额肯定会突破一千亿。”李明如是说,“根据目前公司的土地储备和开发能力,在未来的3年,预计将能够保持 50% 的增长速度。”

仔细审阅远洋的 2017 年成绩单,关于土地储备、土储成本、新业务发展、融资成本等方面的多个数据与事实显示,远洋正在以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和不断增长的开发运营能力,锁定了未来的千亿销售和持续发展。

李明所言不虚。远洋的千亿时代来了。

坚实主业 丰富土储

奠定千亿优质成色

分析远洋 2017 年的业绩成色,其业绩与利润的双爆发,主要来源于地产主业持续均衡区域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供货节奏、加强土地储备后的厚积薄发。

业绩报告显示,远洋集团 85% 的协议销售额来自集团这几年重点布局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及成渝五大城市群。在 2017 年的房地产行业转型年,全面“五限”的调控中,上述五个区域也正是今年市场发展稳健积极的三大传统城市群和两大发展迅速的新兴城市群。明确的提前预判和均衡的市场布局,是远洋地产开发主业得以抵抗风险,稳健坚实发展的基础。

通过引入 WELL 健康标准等方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价值,远洋集团 2017 年的销售均价(不含车位),同比 2016 年提升了 13% 至人民币 20200 元。 此外,根据 2017 年的市场变化,远洋集团将首置、首改类产品占比提高了 15 个百分点至 74%,这类适销快周转产品比例的提升,显著地优化了周转速度,保障了开发主业的发展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远洋集团在土地储备方面,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增长。

过去的一年,远洋集团总计成功获取了 59 幅土地、7 个成熟项目。其新增土地储备面积超过 1613 万平方米,总货量超过人民币 2686 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了超过 200%。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 截止至 2018 年 3 月远洋集团全国土地储备面积

积极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及成渝五大城市群及核心二线城市的远洋集团,在 2017 年新进入了石家庄、苏州、合肥、长沙等 14 个城市。截止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远洋集团已经布局了全国超过 30 个城市,总土地储备同比增加 57% 达到约 3409 万平方米。加上已经锁定的深圳旧改、一级开发等土地资源,可以预见,远洋 2018 年以及未来数年的业绩都将因此而奠定坚实基础。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致力于充裕的供应,业绩报告显示,预期远洋集团 2018 年的总可售资源将达到 1750 亿元人民币。

开发主业经历多年厚积薄发后的坚实提速,加上足够的土地储备基础,所有数据都在指向一个方向—— 2018 年,千亿远洋,不远了。

协同业务 多维共赢

成就千亿广阔空间

主业进一步提速迈向千亿的同时,远洋集团也围绕地产主业积极探索了相关的多元化业务。

远洋集团 2017 年业绩报告显示,其投资实践的多项协同业务,已在 2017 年逐步得到了独立快速发展,运营日渐成熟,正在与地产主业达成协同效应,多维共赢,未来更将进一步成就远洋千亿时代的更广阔空间。

其中,远洋集团的投资性物业已然进入收获期,2017 年可租赁面积达到 110 万平方米,权益租金收入达到 19.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4%。多个知名商业项目也给远洋集团带来了更大的行业影响力:2017 年开业的远洋首个独立开发运营项目乐堤港,如今已是杭州商业新地标,出租率近 90%;运营多年的北京颐堤港和成都远洋太古里,销售额在 2017 年大幅增长,分别上升 60%、49%。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2022 年前,远洋集团预计还将有 5 个投资性物业在北京核心商圈推出。预计2022年的权益租金收入将提升至人民币 40 亿元。同时,通过核心物业基金和类 REITs 等方式,远洋当前的投资性业务有望被进一步盘活,实现轻资产化和价值最大化。

远洋集团的主业协同业务中,2017 年规模与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当属房地产金融业务。

2017 年,其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人民币 650 亿元,给集团带来的总收入约为人民币 10 亿元。在布局上,远洋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布局了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大环保等战略行业,如今其业务已经覆盖了 25 个一线与二线城市。

同时,与客户服务相关的远洋主业协同业务也在 2017 年迎来了欣喜的发展。

隶属远洋的养老品牌“椿萱茂”,如今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核心城市,2017 年运营中的项目达到 6 个,为市场提供了约 1500 张床位,实现了收入约 5200 万元。远洋物业管理品牌“远洋亿家”,2017 年管理了 198 个物业项目,面积近 4500 万平方米,服务覆盖了住宅、写字楼、购物中心和综合体,达成营业收入 12.2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 1.3 亿元人民币。

顺应时代而生的远洋长租公寓品牌“邦舍”,也在 2017 年落地运营,布局北京、杭州、大连,为市场提供了 5 个优质项目1000间公寓。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稳健财务 优质评级

机构看好千亿远洋

提速中的优质主业,和日渐成熟的协同业务,构成了远洋集团多维共赢的基本面。

多家机构因此看好远洋及其千亿未来。3 月 22 日,申万宏源发布报告给予远洋集团增持评级,将其目标价提升为 6.83 港元。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机构看好代理的良好评级、加上丰富的融资渠道,也使得远洋集团的融资成本持续降低,财务持续保持稳健。

2017 年业绩报告显示,远洋集团于 2017 年成功发行了 40 亿元人民币的熊猫中票,次级永续债 6 亿美元,公司债 10 亿人民币。而其整体融资成本,同比 2016 年下降了 19 个基点至 5.19%。

同融资成本一起下降的,还有远洋集团的土地成本。过去的一年里,远洋集团新增土地储备成本为 7100 元每平方米,同比 2016 年有所下降。李明在业绩会上表示,从远洋的土储结构上看,在核心一线城市和部分高售价二线城市的比例将会逐步降低,未来平均地价也因区域结构调整而逐步降低。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融资与土地成本的下降,预期将给远洋带来更优厚的利润空间。对此,申万宏源将远洋集团 2018、2019 年的每股核心净利润预测值上调了 4% 和 1% 至每股 0.67 元(同比增长 25% )和 0.8 元(同比增长 20% ),直接显示了对远洋千亿时代的优质利润成色看好。

● ● ●

迈上千亿门槛后 远洋怎么保障持续高增速|年报前线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