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亡30餘人,殲敵400餘人!在忻口戰役、太原會戰中八路軍是如何作戰的?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忻口戰役、太原會戰中,八路軍奉命配合友軍“對增援之敵,負責阻止,對退卻之敵,相機殲滅”,(張憲文:《中華民國史綱》,第489頁。)在敵之翼側和後方打擊與鉗制敵人。

第115師獨立團由晉東北向察哈爾省南部地區出擊。10月10日,該團攻佔淶源縣城。15日,該團在廣靈至靈丘之間的馮家溝伏擊敵第5師團的運輸大隊,斃傷日軍100餘人,繳獲100餘輛車和大量彈藥給養,16日,乘勝收復廣靈縣城。

伤亡30余人,歼敌400余人!在忻口战役、太原会战中八路军是如何作战的?

第115師騎兵營等部由晉東北挺進冀西。10月18日,騎兵營奔襲曲陽縣城,殲敵大部,收復該縣城,繳獲大量給養,並於當日打退定縣之日軍的反撲。至10月29日,騎兵營等部又連克平山、唐縣、完縣等縣城,並襲擊清風店車站,嚴重地威脅日軍平漢鐵路北段的交通。

10月14日,第115師344旅主力在平型關東北小寨村附近,截擊由靈丘駛來之敵汽車130餘輛,並打退日軍一個大隊的連續反撲,激戰終日,斃敵100餘人,毀敵汽車數十輛,迫敵退回靈丘縣城。接著,該旅連續收復平型關、團城口、沙河鎮及繁峙、渾源縣城。(軍科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2卷,第41頁。)第115師的出擊,打擊了敵運輸部隊和後方留守部隊,切斷了張家口至代縣的敵後方交通線,有力地支援了友軍的忻口、太原會戰。

第120師主力挺進晉西北地區襲擊敵之側翼和後方。10月10日夜,以第358旅第716團第2營為基礎組成的雁北支隊,在懷仁、岱嶽之間的南辛莊伏擊敵運輸隊,斃傷日軍100餘人,擊毀敵汽車18輛,同時破壞了公路,炸燬了橋樑,截斷了懷仁至朔縣的交通。隨後,該支隊又分路襲擊了北辛莊、安營村、周莊、織女泉、口前、尚希莊、馬邑、岱兵之敵。每次戰鬥,都取得了勝利。

(劉華香等:《雁門關外怒火燃》,見《八路軍回憶史料》(1),第259頁。)10月14日,第358旅在第359旅協同下,攻佔同路上大牛店等地,殲敵一部。

伤亡30余人,歼敌400余人!在忻口战役、太原会战中八路军是如何作战的?

18日,第358旅第716團主力在雁門關以南黑石頭溝公路兩側高地設伏,襲擊敵運輸部隊,共斃傷敵300餘人,擊毀敵汽車20餘輛。20日夜,第716團一部襲取了雁門關。21日,該團再次於黑石頭溝地區伏擊敵運輸部隊,殲敵一部,擊毀敵汽車10餘輛。在此前後,第359旅主力在陽明堡西南之王董堡附近數次伏擊敵運輸汽車隊,先後斃傷敵30餘人,毀敵汽車30餘輛。(軍科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2卷,第43頁。)

第120師各部隊的出擊,切斷了日軍由大同經朔縣至寧武和由大同經雁門關至忻口的交通運輸線,給進攻忻口之日軍的援兵和補給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困難,大大削弱了日軍的進攻力量。(王震:《一二〇師與晉西北抗時根據地》,見《八路軍回憶史料》(1),第137頁。)

日軍的地面交通運輸線被八路軍第115師、第120師等部切斷後,進攻忻口之日軍的糧、彈、油料等供應瀕於斷絕,其攻勢減弱,加之日軍對忻口方面地面攻擊受挫,遂更頻繁地由陽明堡前線機場出動飛機,對忻口、太原中國守軍陣地進行輪番轟炸。

伤亡30余人,歼敌400余人!在忻口战役、太原会战中八路军是如何作战的?

陽明堡飛機場遺址

10月22日至28日,第129師第386旅主力先後在長生口、東石門、馬山村、七亙村等地打擊沿正太鐵路西犯之日軍。(李聚奎:《兩戰長生口》,見《八路軍回憶史料》(1)第313頁。)其中,26日和28日,第386旅第772團兩次在七亙村有利地形設伏,襲擊敵之輜重部隊,以傷亡30餘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敵400餘人的勝利。

(軍科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2卷,第45頁。)

八路軍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在此階段取得的戰果,為中外人士所注目。第2戰區前線總指揮衛立煌盛讚八路軍是“復興民族的最精銳的部隊”,給忻口戰役以有力的支持。朱德、任弼時撰文稱忻口戰役是國共合作中八路軍與國民黨軍“聯合作戰的範例”。(傅鍾:《敵後抗戰的開端》,見《八路軍回憶史料》(1),第70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