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源。中华文化的许多问题都能在《周易》中找到答案。

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周易》所依据的历法为夏历。夏历是我国第一部通行的规范历法。夏历以北极星为天帝,以北斗七星为帝车,天帝乘车巡游天下,斗柄旋转一周,象征天帝巡游天下一个周期,为一年的时间。上面《说卦传》所言,正是反映了这个情况。我们提取《说卦传》这段文字中的有关信息并总结如下:

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震为正东方之卦,时在仲春之月,五行属木,万物之所出也,象征生机和活力,应春气也;离为正南方之卦,时在仲夏之月,五行属火,万物之所长也,象征旺盛和强壮,应夏气也;兑为正西方之卦,时在仲秋之月,五行属金,万物之所敛也,象征收获和衰退,应秋气也;坎为正北方之卦,时在仲冬之月,五行属水,万物之所藏也,象征归藏和固守,应冬气也。

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东方为震,雷声如鼓,万物出达,是进取的时候,故古代击鼓以进,应春气也;西方为兑,五行属金,金声如锣,万物收敛,是衰退的时候,故古代鸣金则退,应秋气也。同理,北方为坎,万物归藏,草木枯败,是归而闭守的时候,应冬气也。《易·说卦传》曰:“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万物败则归,归以自守,常理也。又“坎为隐伏”,胜则进,败则隐也。又“坎为盗”,《易》常换言曰“寇”,胜者王,败者寇也。故败与坎卦有密切关系。

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败北”中的“北”,并不是指地理上的北方,而是与北斗星柄指向北方时的时间有关。当其之时,正值严冬,赤地千里,万物已败。就后天时间八卦而言,正北方之卦为坎,坎者,万物之所归也。败则必向其老巢而归矣。胜者为王,面南而治也;败者为寇,面北称臣也。故“北”在这里本身就引申指失败的意思,与地理方位并无关系,“败北”属同义复用,而不是“向北方败退”或“败于北方”的意思。

东南西北中都是方位,为什么打了败战只称为“败北”?

东,代表春天,草木争荣,不可言败;南,代表夏天,草木茂盛,怎会言败?西,代表秋天,草木衰而未败;北,代表冬天,草木败矣,故而言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