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星巴克,频频烧钱的瑞幸如何做到弯道超车?

半年多的时间,瑞幸咖啡完成了从0到660家门店的大跨越,但烧钱抢市场的做法,也让这个年轻品牌遭到不少质疑甚至措辞尖锐的批评,包括烧钱补贴何时终止仍未有确切日期。

"从我们开始做这个项目到现在,大概烧了10个亿左右",在近期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对现金情况毫不讳言。这也是他们面对包括《零售老板内参》APP在内的媒体,首次公开回应烧钱补贴详细问题。

对标星巴克,频频烧钱的瑞幸如何做到弯道超车?

如果不是资本市场的持续推动,人们可能很难相信,眼前这个"新人"已经跟咖啡"独角兽"划上等号。上周三,瑞幸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位列咖啡"独角兽"行列。

对标星巴克,频频烧钱的瑞幸如何做到弯道超车?

考虑到融资保密性和确定性,瑞幸此次找了不少"熟面孔",包括大钲资本、愉悦资本以及君联资本。此外,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也参与此轮融资。

"烧10个亿不代表你亏损10个亿,烧10亿是代表我已经花掉这些钱。"钱治亚表示,这些钱款主要被用于配套供应链搭建、信息系统建设、门店拓展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等多个方面。她同时强调,这种全面投入并不代表全面的亏损,而是一笔值得且必要的投资。"烧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换来用户。"她说。

一切为了抢用户。瑞幸早期更像是一个打法简单粗暴、但又自成体系的搅局者。其大致线路为:签约汤唯、张震等明星建立品牌调性,线下密度投放广告到地铁、写字楼以及住宅区,线上通过LBS营销、持续买赠以及社交裂变等形式,进行全面市场测试、拉新及促活。

对标星巴克,频频烧钱的瑞幸如何做到弯道超车?

而在强补贴的刺激下,瑞幸得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二级跨越,这是典型互联网营销思维的又一次实战。

5月8日,瑞幸结束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试营业,钱治亚携已装修完毕的525家门店宣布正式开张。也是在那个时候,她首次提出"无限场景"理念,认为在新零售时代的当下,应该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改造咖啡业,用"咖啡找人"取代"人找咖啡",无限满足用户即时咖啡需要。

关于瑞幸的未来,钱治亚有着美好愿景,她认为瑞幸有一天会超过星巴克门店数。后者目前在国内约有3000家门店,并且计划到2022年将这一数字翻番。

对标星巴克,频频烧钱的瑞幸如何做到弯道超车?

今年5月中旬出现的"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让瑞幸一度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支持者认为这个年轻的咖啡品牌做法有理有据,反对者则批评此举"无非是恶意蹭热点"。而随后,星巴克则轻描淡写地回应称无意参与炒作。

但比起诉讼案,人们眼下似乎更感兴趣的话题是,瑞幸模式是否真的走的通?

目前,瑞幸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需要专业人才梯队、产品研发以及配套供应链的充足供给,来稳定咖啡品质。而这种能力建设,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瑞幸的生死。

当然,对于一个高速成长的咖啡市场来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看到,这种创新与改变背后所代表的新零售思维和互联网打法,以后会有更多机会渗透到身边任何一个潜在的咖啡消费场景。而或许瑞幸要做的,就是成为那个新场景的搭建者和创造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