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礦集團:「兩化」融合引領轉型發展

自2015年開始,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實施以“基於物聯網的‘兩化’深度融合技術研究”作為轉型的重要抓手,並進行試點研發。三年後,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與煤礦生產經營完美結合,企業實現華麗轉型。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

自2015年開始,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實施以“基於物聯網的‘兩化’深度融合技術研究”作為轉型的重要抓手,在陝西正通煤業進行試點研發,收到明顯成效:該項目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命名為“煤炭工業‘兩化’深度融合示範項目”榮譽稱號,並作為唯一的煤炭企業,在“第二屆中國數字化轉型領軍用戶”中獲“信息與數據轉型領軍企業”大獎。同時,該項目作為陝西省科技統籌項目,獲得省財政補助資金80萬元。

榮譽的背後,是淄礦集團矢志不渝地追求創新,更是一種促進行業轉型發展的責任和擔當。

那麼,作為傳統能源企業,淄礦集團究竟是如何將基於信息技術的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與煤礦生產經營完美結合,實現企業華麗轉型的?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現代化調度室

謀篇佈局

確立“兩化融合”實施體系

一項創新的實施,關鍵在於如何謀篇佈局創新體系。

淄礦集團高標準定位“基於物聯網的‘兩化’深度融合技術研究”項目的起點,旨在建立起煤炭行業具有典型推廣意義的品牌項目。

對此,淄礦集團通過不斷分析提煉,將項目的建設理念與智能製造為主導的“德國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進行充分融合,總體思路是對人、機、物、環進行流程再造,從設備層、數據層、應用層進行數據集成,從人力資源、生產和營銷、成本核算、安全管理四個系統模塊進行無縫整合,實現以客戶需求為主導的“智慧供應鏈”和“智慧銷售鏈”,最終形成以效益為中心的“四塊三層兩翼一中心”的“兩化融合”管理應用體系。

思路形成後,淄礦集團確定了項目要實現的“三大目標”。第一個目標就是促進礦井用工機制變革,推進礦井輕型發展。通過引入信息化技術,使礦井各機械化、自動化系統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使採掘、運輸、排水、供電、壓風、提升、通風等全部實現自動化遠程控制,甚至無人化控制。通過最大限度地用信息化技術替代人為因素,可以更深層次地減少企業用工,減輕冗員包袱,實現輕裝上陣,確保企業未來發展具有更加強勁的競爭力。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生產的萬華牌水泥

實現災害智能預警和綜合治理,推進礦井安全發展是目標之二。淄礦集團所屬礦井災害種類多、門類全、防治難度大,特別是衝擊地壓、水、火等災害隨著礦井延伸將日趨嚴重。雖然通過近年來的科學治理,實現了安全生產,但也存在各類災害發生與生產組織關係不明、各安全監測系統數據相對獨立等問題,導致各類災害發生誘因、發展趨勢、發生規律等無法有效掌控,不能實現精準防災治災。

對此,淄礦集團利用“大數據”理念,搭建災害與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將海量的災害監測數據、生產數據、地質數據進行統一存儲,對災害與地質、災害與生產、災害與災害之間相互關聯的規律進行多維分析和充分掌握,從而更加精準地實現防災治災,不斷提升礦井災害治理水平,實現礦井本質安全目標。

第三個目標是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流程,推動礦井精益發展。實施精益管理是淄礦集團近年來應對市場形勢的一項關鍵管理措施。精益管理的內涵就是持續改善、消除浪費、降低成本。結合礦井當前精益管理現狀,作業環節多、業務流程雜、全面監控難等問題不斷顯現,等待浪費、搬運浪費、無效工作浪費等現象普遍存在。

對此,通過構建“兩化融合”體系,充分依託信息化技術手段,對協同辦公、財務、運銷、人事管理、物資採購等管控要素進行分析,實現業務流程的信息化,並不斷優化、固化管理工作流程,使信息資源充分共享,達到提高業務效率、增強部門協作、促進高效溝通、降低過程浪費、提升企業效益的綜合目的。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大拜年

精準研發

搭建“兩化融合”實現平臺

有了思路和目標,如何推進項目與煤礦實際相結合,研發出具有典型意義的“兩化融合”項目是最為關鍵的工作。淄礦集團主要就是抓好了數據集成、智能分析和門戶展現“三大平臺”的建設,將其作為整個項目的實現方案。

煤礦生產數據的挖掘、採集、清洗、加工、存儲和使用,是抓好“兩化融合”項目最基礎、最關鍵一環,只要抓住了數據,就抓住了項目實現的“七寸”。

對此,項目組利用大量時間,進行數據集成平臺的搭建。特別是為了弄清楚煤礦生產數據在哪裡、怎麼採的問題,項目組花費大量時間對正通煤業公司進行全面分析和調研,對其30多個業務部門和單位開展了100多次問卷調研,梳理形成560個業務流程、200萬字的業務資料,編制了33個單位(部室)的業務流程標準化手冊,繪製了368個業務流程圖。同時,編制了項目的《主數據規劃方案》,完成了對7類主數據進行建模、數據映射等主數據初始工作,接收到MDM系統4個表80多個字段,約60多萬條數據。

數據找到了,下一步就是積極著手進行數據的採集工作。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許廠煤礦

經多方協調規劃,完成了正通煤業公司18個自動化系統的數據結構,並完成了數據的提取工作,形成了包括632個數據表、19112個字段的數據倉庫,使用數據採集工具進行不間斷抽取,累計約8億條數據。之後,項目組就開始紮實推進數據集市搭建,目前已經創建了64個數據集市(DW表),當前共有2億多條數據在平臺應用中流通,形成有效的數據資源。同時,項目組專門設計了數據監控板塊,從數據採集、數據應用、數據訪問三個方面實時監控數據倉庫中的數據變化情況,完全契合項目對數據管理這個核心的需求。

數據採集的形成是為了更好地應用。而項目的智能分析平臺最直觀的作用就是實現數據的應用。

在智能應用平臺建設上,項目組從“人、機、物、環”四方面入手,充分結合現場實際,共確立了“大型設備運行全生命週期管理與應用”等11個方面的創新研發課題,這11個業務應用課題均涉及到動態、海量、實時數據的應用分析,都體現了業務的橫向關聯分析,將為“兩化融合”項目的全面深入開發奠定基礎,同時將檢驗現有自動化系統的可靠程度以及對“大數據”應用的支撐能力,為礦井向“智能型”方向發展探索突破點。在研發模式上,創新提出課題研發、戰略分析、規劃設計和開發實施四步戰略,相應編寫具體的實現方案,使每個創新應用都做到既有短期可交付成果又有長期規劃目標。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救護隊

在11個課題的技術實現上,項目組立足數據多維度、跨業務的分析為重點,以分析工具平臺化、智能化為根本,發揮不同廠家分析平臺的特點綜合集成,形成分析能力高效、業務擴展能力強的智能分析平臺基礎。例如,實施的“礦井災害防治智能化分析應用”課題,通過建立礦井綜合災害分析系統平臺,平臺從通防、防衝、防治水等各監測系統以及生產和其他相關數據倉庫提取數據,通過跨業務部門數據的綜合分析和建模預警,實現歷史數據仿真、智能建模、可視化現場數據分析、數據擬合、機器學習等多重功能,將“大數據”分析與災害治理有效融合,實現精準防災治災。該課題無論是建設理念還是實現技術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作為常人看來,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一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為了使本項目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映出礦井生產經營全過程,項目組加快了第三個平臺——門戶展現平臺的設計開發。在門戶設計上突出文化理念相傳承,並與淄礦集團門戶風格相統一,快速完成門戶整體框架、風格以及礦井20個自動化、信息化系統的單點登錄需求的調研論證。在此基礎上,安排專業人員準備企業門戶展現平臺的整體框架、風格等內容所需的演示軟件、調研方案、設計方案等資料。安排專人進行規劃方案的編寫與確認、效果圖與靜態頁面的開發、外網域名與微信公眾號的申請、生產服務器部署搭建、管理員上線培訓等工作,實現了門戶展現平臺快速建設、快速應用。

為更好展現正通項目基於大數據建設理念,引入浪潮“雲眼”系統,與門戶展現相融合,建立正通煤業公司“大數據”平臺。根據“兩化融合”項目需求,正通大數據內容涵蓋了人、機、物、環、供應、銷售等11個課題的大部分應用場景。目前已在正通開發完成的系統,能夠使用調度大屏、PC、手機等方式進行訪問與展現。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運動會

優化管理

構建“兩化融合”工作機制

一個創新項目的實施,研發是主體,但良好的項目管理機制卻能決定項目推進的效率。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並達到既定目標,又能保證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高效地解決各類問題,淄礦集團制定了詳盡的工作機制,為項目研發保駕護航。

充足的資金是項目研發的關鍵。2015年,正值煤炭市場整體陷入低迷、企業經營異常被動、經濟效益不斷下滑的嚴峻形勢,淄礦集團堅持科技投入不能減、項目研發資金必須足額保障的理念,企業內部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支持項目研發。

加強項目的組織領導是項目順利實施的保障。為此,淄礦集團專門成立了項目課題研發組,各個課題研發組成員由正通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副總工程師、各業務部門負責人、相關部門和單位業務技術人員組成。在整個保障體系中,突出了責任的落實,並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不斷出臺系列管理、考核、獎懲措施,確保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

實施項目的創新不僅僅是探索一項關鍵技術,更重要的是培養和鍛鍊自己的科研隊伍。為此,淄礦集團項目組創新性地提出了“工程實施+課題研究”的項目管理模式,使各級管理人員和技術、業務人員明確整個項目的目標、建設內容、實施過程,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著力打造出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為項目成果產業化轉化奠定了基礎,為“智能型”企業建設做好保障。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公園式礦區

淄礦集團“兩化融合”項目研發的各階段都與礦井生產密切相關,與各業務部門的工作密切相關。因此,項目組建立起了和公司各業務部門的對接及培訓的長效機制,在門戶展現平臺、主數據、課題應用等方面的研發進程中,不斷加強培訓對接,創新培訓方式,做到項目及課題成熟一個、培訓一個、落地一個,讓正通煤業公司的各級業務部門,做到能夠把建成項目工具學懂、會用、會維護,為整個項目的後期運行和深度開發奠定了基礎。

當前,以智能化、信息化、大數據、綠色化為特徵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興起。據IDC最新發布數據顯示,67%的全球1000強企業、50%的中國1000強企業,都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煤炭企業大力推行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進而推動實現轉型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無疑,淄礦集團走在了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前面,發揮了良好的示範效應,並將引領企業實現華麗轉型。

淄矿集团:“两化”融合引领转型发展

鳥瞰山東能源淄礦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