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龔建偉:無人駕駛大獎賽平台,共享開放超越百度

在7月13日的中國無人駕駛產業化峰會上,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龔建偉教授,就無人駕駛賽車平臺的研發做了主題演講。

以下是龔建偉教授的演講實錄:

北京理工大學龔建偉:無人駕駛大獎賽平臺,共享開放超越百度

龔建偉

大家好,非常感謝主辦方給我掛了一個首席科學家的稱號。我們北京理工大學跟坪山有很多的聯繫,包括在附近的比亞迪,我從很早就跟他們開始合作了,還有我們國家電動車輛工程實驗室馬上就要在坪山簽約一個研究院,也是在電動汽車方面開展合作,我們的院長會親臨主持簽約儀式。

大家對賽車都有很多的想法,我們之前跟東風汽車、比亞迪汽車和榮駿科技也溝通了很長時間,在這裡我只是提供一個大致的思路。

有人駕駛的賽車和無人駕駛的賽車是不一樣的,SAE把智能汽車分成了5個級別,L5是最高級別,L5級別的能力就是我們要實現人類普通駕駛員的智能水平和駕駛水平。一般普通駕駛員是達不到賽車手的高度的,我們這個比賽要超越目前L5的定義,將來要實現更高的智能,從這個角度來說,從我們研究也好,從開發也好,從人的智能水平也好,從人工智能也好,我們有更多的激情,將來我們坐在看臺上,可以看到更多的賽車激情,這是我們整個比賽將來要打造的一個夢想。

這個比賽我們前期做了很久,我們也會看到這種比賽,從本科生甚至高中生階段就開始做。我們一直在說追求更快的速度,以及彎道更多的適應性,我們一直在做這個工作,這次從小車過渡到大車,我們有更多的夢想。

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這個平臺就是我們學生自己在做的,去年也獲得了大學生無人駕駛賽車的第一名。我們這次的大獎賽會有一個統一的平臺,剛才榮駿科技也帶來了一個速度更快、線控水平更高、四輪輪轂電機驅動,會有更多的新產品上市。

智能網聯汽車和地面無人車方面我們都有很多的想象,從行駛環境的感知到後面的人工智慧的理解這方面的技術,後面的幾位嘉賓都會介紹很多感知傳感器的關鍵器件,我們用這些器件在這個平臺上會有更多的算法展示出來。

在決策規劃、平衡控制方面,我們的駕駛行為決策、路徑與運動規劃,多運動控制,不同類型的學校和公司都會參與進來;在底層的線控轉向、主動懸架、智能傳動操縱方面,我們更多的關鍵部件和器械也可以進來。

北京理工大學龔建偉:無人駕駛大獎賽平臺,共享開放超越百度

將來我們這個比賽打造的平臺是一個統一的平臺,很多初創公司,包括高校的研發機構、高校的學生,他們都可以利用我們的平臺做很多的開發和測試。大家知道整個無人駕駛汽車是一個多學科的平臺,包括自動控制、機器學習、數據的利用,包括車輛工程,包括芯片、電子技術等等,我們的高校每一個學科都可以進來,所以我們的無人駕駛大獎賽的平臺,打造的是一個開放平臺,而且讓更多的人能夠專注於自己的平臺技術,在一個領域裡面做,我們打造一個公共平臺,可以很輕鬆地開發。

我們前期做的工作就是在汽車學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設計,為我們的賽車平臺做一些技術的支撐,像無人駕駛車輛的技術評測、控制等等,為比賽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撐。

北京大學一直在參與智能車未來挑戰賽,我們在這個領域一直做了很多的工作,北京理工大學也在做相關的工作。我們也帶了很多的學生,帶他們進行比賽。我們現在做這個無人駕駛賽車大獎賽,是更加專注於產業化,也能帶動更多的企業進來

在控制性能方面,我們的賽車平臺是用輪轂電機的方式,可以展示更多的動力學特性,而且它是一個高度非線性的,比如說我們最初展示的視頻,那個漂移控制,它會有更加複雜的控制能力,以及圍繞障礙轉圈,這一屆可能還做不到,但是我們從超越普通駕駛員的能力上,會對場景、感知有更多的數據可以利用。

一方面我作為一個老師參與進來,並且作為一個研究人員,我的理解是,我們有更多的數據特性可以應用。這個賽事平臺跟以往的平臺不是一個簡單的重複,中國這麼多無人駕駛的比賽,為什麼我們還要做?我們希望在賽事的觀賞性,以及無人駕駛產業的發展上,可以做更多的突破。

我們的平臺分階段進行,把行業裡面主流的大家願意參與進來的人組織起來共同開發,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底盤,線控有特色的平臺能夠推出來,同時能夠容納推介優秀的關鍵部件總成,像中興的平臺,還有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等等,我們會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平臺,任何人願意參與進來,

我們都歡迎利用我們這個平臺做更多的工作。

整個平臺的設計有這麼幾個理念。底盤系統分佈式線控,軟件系統開放可重構,百度平臺是開放的,我們這個平臺將來會比百度平臺更加開放,而且有更多人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放進來,高性能集中計算平臺、車載網聯大容量數據。

我們的整體架構,在智能汽車領域,從傳感器、感知、網聯的架構,包括中間跨域的集中計算,智能決策中心,多網關、多域的計算我們都能體現出來,這也是目前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正在攻克的一些關鍵技術和佈局的技術研發。

2013年我們使用比亞迪速銳參加比賽,最終獲得了冠軍,這是我們第一輛線控的車輛,目前還在繼續打造平臺,我們把這些平臺打造出來,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來進行開發。我們在比賽中也會收集相關的數據,包括計算平臺我們也會採用多種方案,能夠把它集成起來。還有導航定位、視覺定位、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我們希望把國內優秀的總成囊括進來。

我們的軟件架構是開放性的,會集成很多優秀的資源。在數據採集方面,也是我們整個大賽平臺的一個方面,大家知道數據就是金錢,包括數字地圖、場景數據的構建,我們也會打造整個賽道的仿真平臺,實現同步的虛擬計算,為將來打造更高的數據資源。

這個平臺可以把我們的實車平臺和虛擬平臺,包括虛擬仿真平臺、道路的數據等,都可以展現出來,這就是我們的整體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