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马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 让悠悠乡愁缤纷绽放

盛夏时节,走进“江苏省最具人气旅游镇村”、“中国药材之乡”——洋马镇的村庄,你会看到干净的农家小院鲜花盛开、宽阔的水泥路两旁郁郁葱葱、调皮的孩子嬉笑打闹……时光沉淀出乡村的淳美与从容,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

这一“蝶变”缘于洋马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菊乡全域旅游。近年来,该镇提出以美丽乡村为魂、以文旅乡村为本的建设目标,坚持“内外”兼修,体现“形神”俱美,农村环境“改头换面”,乡村旅游“人气俱旺”,群众收入逐年提高。

村貌悦目环境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着旖旎多姿的风土人情。而该镇的药材村、贺东村庄,行走之处皆是桃源。这里亭台、小桥、水池、雕塑应有尽有,在树木和鲜花的簇拥下,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该镇西大门——北邗村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道德、文明风尚,镇党群服务中心和8个村居图书室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村民门前的小花坛里种满鲜花,家家户户屋后绿树成荫……“农村真美!”看到这里,你定会陶醉其中。

如果说这些村庄是诗画之美,那么该镇全镇的规划和整治,则是凝固的艺术、历史的画卷。该镇把建设美丽乡村同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以及各村特色相结合,立足实际,有步骤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该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产业支撑、生态绿化、社会稳定、精神文明等重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据了解,自去年以来,该镇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共完成镇村道路硬化38公里,栽植围村树木100多万株,创建村基本达到了绿化、硬化、美化、净化的标准。

村强民富生活美

“去年,我的家庭农场收入达30万元。今年,我又租了30多亩田地栽种菊花,准备在9月份办个小型菊花展。”该镇潘东村村民钱荣在2000年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办起了特色家庭农场。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如今家庭农场办得有声有色。

既要农村美起来,也要农民富起来。该镇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业,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专业村,如贺东村的鳅稻共作、北邗村的桑药立体配套种植、新灶村的精品鱼虾立体养殖等特色产业。目前这些生态农业专业村各自成立农民合作社进行抱团发展,促进了该镇的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该镇建立农民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32家,“圣和”、“博文”、“立新堂”牌菊花茶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畅销全国,香飘四海。

村稳民安身心美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乡风是美丽乡村的印记。该镇坚持把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立足点,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为留住文化记忆,该镇把乡土文化根脉融入一砖一瓦,建设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记住乡愁等为内容的文化墙,引导村民建设美丽乡村;为传承优良家风、引领文明村风,各村居开展了“我是洋马人,洋马是我家”“最美洋马人”“敬老好儿女”“十大孝子”“五好家庭”“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人心;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村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墙,开办了农家书屋,组建了广场舞队,极大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今,无论你行走在该镇的任何一个村庄,都会发现,村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发生质的改变,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少了,麻将声消失了,学科学、懂科学的人多了,辛勤劳动、科学致富的“能手”不断涌现,讲文明、促和谐的乡风吹遍了全镇的每个角落。这些看得见的变化都在证明,该镇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的打造就是美好生活建设,谱出一支乡村振兴的协奏曲。射阳日报 通讯员 崔晓蕾 冯小雨 记者 杨向东

盐阜网发布的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盐阜网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与盐阜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