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沙:讓庫布其走出「治理-惡化-再治理-再惡化」怪圈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庫布其沙漠,中國第七大沙漠,這個昔日的“死亡之海”,今朝變成了“希望之海”。公路南北縱貫,草灌喬築成一道道綠色長龍。年降雨量不斷增加,沙塵天氣次數減少,生物種類由十幾種增至530多種,沙區農牧民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長到了1.5萬多元。治理區內,沃野千里,阡陌縱橫,鳥語花香,村舍隱現,一派田園風光。

科技治沙:讓庫布其走出“治理-惡化-再治理-再惡化”怪圈

杭錦旗獨貴塔拉鎮杭錦淖爾新村

鄂爾多斯人在庫布其沙漠治理中探索出的“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化創新,“四輪驅動”造就了個體與社會、經濟與生態、現實和長遠的效益共贏;而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撓、科學創新、綠富同興”的“庫布其精神”,更猶如一面綠色旗幟,鼓舞和激勵著200萬鄂爾多斯人民一往無前,也感召和激發著世人。

缺少科技參與,庫布其曾一度陷入“治理-惡化-再治理-再惡化”的怪圈。

鄂爾多斯人提出,治沙一天不止,創新一日不停。從最初固沙、植樹、種草開始,不停地試行實驗、改良技術。草方格沙障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四通八達的沙漠交通線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被世界讚譽為凝聚庫布其治沙智慧的“中國魔方”。

在治沙實踐摸索前行中,鄂爾多斯逐漸找到了一條科技治沙之路。

7月21日,在銀肯塔拉生態景區,沙丘上的白色袋狀沙障吸引了記者的眼球。達旗綠化辦主任、林業局副局長吳向東介紹:“它是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沙障技術。同草方格、沙柳等傳統沙障相比較,其鋪設效率提高3~5倍、材料搬運量降低20~60倍,障體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杜絕了化學殘留和二次汙染。”

科技治沙:讓庫布其走出“治理-惡化-再治理-再惡化”怪圈

北京利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虞毅博士

發明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治沙技術的北京利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虞毅博士介紹,聚乳酸(Polylactic Acid)是採用木薯、玉米、甜菜等植物所含的澱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生成小分子乳酸後,再經縮聚等工藝製成的一種新型環保材料。

“聚乳酸材料經縮聚、熔融和紡絲等工藝、加工過程製成聚乳酸纖維沙袋,沙袋內充填幹沙後平鋪於沙表面即完成了聚乳酸沙袋沙障的鋪設。聚乳酸沙袋沙障解決了長期困擾乾旱、半乾旱區域環境治理工作中沙障材料匱乏的技術難題,實現了‘就地取材、以沙治沙’的原始創新。”虞毅說。

通過針織織造工藝研發出的聚乳酸纖維沙袋很柔軟,就地取材充填沙丘表面幹沙後形成沙障的基本障體,貼地性能優異,這個特性既能提高障體的抗掏蝕性、也能保持障間風蝕凹面的長期穩定、還可以促進現地的植被恢復。在自然條件下聚乳酸纖維沙袋沙障的障體材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杜絕了化學材料沙障帶來的化學殘留及二次汙染。

“聚乳酸沙袋沙障可以降低40%的近地表風速和50%的輸沙量,沙障的鋪設效率比傳統植物材料的機械沙障提高3~5倍、障體材料的搬運量降低20~60倍,單人揹負的障體材料就可以滿足其全天現地鋪設作業所需的材料量,現場不需要道路、搬運工具等運輸條件。”虞毅說。

科技治沙:讓庫布其走出“治理-惡化-再治理-再惡化”怪圈

治沙種樹民工聯隊隊長高毛虎

7月22日,在杭錦旗杭錦淖爾新村,59的治沙種樹民工聯隊隊長高毛虎告訴記者:“傳統的人工治沙方式,得先挖坑,然後再種植,人均日種約2畝,苗木成活率不足20%。在億利集團支持下,我們發明了‘水氣植樹法’,即造林過程中以空心鋼管作為衝擊水槍,通過水泵的壓力,將水直接射入沙丘中形成栽植孔,然後將苗條插入栽植孔,並用水槍將苗條周邊的沙土衝入空隙,填滿封實,一次性完成造林和灌溉工序,這樣8-10秒鐘就能種1棵沙柳,兩人配合每天可種植 20多畝沙柳,較以前鍬挖植樹效率提高了60多倍,更重要的是,它的成活率超過90%。”

沙漠是怎麼變成沃野的?就是靠的是尊重自然、科學治沙、持續創新。

就這樣,多年來,在治沙實踐中,鄂爾多斯人總結出“先易後難、由近及遠、鎖邊切割、分區治理、整體推進”的治理原則,採取“南圍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在建設大漠腹地保護區時,實施整體生態移民搬遷,林草藥“三管齊下”,封育、飛播、人工造林“三措並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