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虹集團董事長羅恆:四川首個海外農業園區 可解決烏干達10萬人就業問題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謝燃岸

“2015年,我首次踏上烏干達土地,就萌生了一個夢想:要讓烏干達的老百姓每天吃上一個雞蛋,讓大米不再是當地奢侈品,讓當地農民在園區就業成為主人。”第五屆中非民間論壇上,再提及合作項目落地初衷,四川科虹集團董事長羅恆仍然感慨萬千。

四川科虹集团董事长罗恒:四川首个海外农业园区 可解决乌干达10万人就业问题

羅恆(中)

2016年,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在烏干達開園,這不僅是四川首個海外農業園區,更是我國首批十個境外合作示範園區之一,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中國農業農村部譽為農業“南南合作”延伸成果,豐富了“南南合作”內涵。

從產品貿易到單項投資,再升級為建設園區,此次中非民間論壇上,羅恆分享了“出海”歷程,也透露了園區未來發展方向。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 解決當地10萬人就業問題

農業園區要實現良性、長遠發展,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規劃。“總投資2.2億美元,將於2022年底全面建成農業技術孵化中心、農業產業合作中心、農產品加工物業貿易中心三個核心園區。”據羅恆介紹,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項目由四川科虹集團牽頭,目前已投入資金1.58億元,基本建成了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第一期大框架,實現了“五區一園”格局,吸引了六家企業入駐。

“新希望、棒棒娃以及數家四川知名獸藥和農資企業均表示了入駐園區的願望。”羅恆介紹,在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目前有兩個日加工100噸的大米廠,一個日加工100噸的飼料廠,一個100萬隻蛋雞和肉雞養殖場及配套的冷鏈物流中心正加緊建設;自有1.8萬畝農田和“公司+農戶”的3萬畝農田的水稻種植已實現耕、播、管、收全程機械化,平均單產500公斤以上,2017年實現經營收入1100多萬美元。“聯合國糧農組織已計劃將東非共同體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在核心園區內。”

據瞭解,中烏農業合作產業園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帶動50萬畝、輻射100萬畝農地發展現代農業,解決當地10萬人就業,帶動100萬人增收,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捐贈物資24餘萬美元 解決當地貧困戶溫飽問題

中烏農業合作產業一點點地實現規劃中的藍圖,走出去的川企也始終牢記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共捐贈總價值近24.6萬美元的物資,投資20萬美元興建飲水設施,解決了1200多人畜飲水問題。”羅恆提到,企業還免費提供種子、農資等,幫助1000餘萬戶貧困戶發展農業,解決溫飽問題;在教育方面,贊助兒童上學、免費修建維修校舍,購買書籍;同時幫助當地農民治療疾病150餘例。

為提高當地農民技術水平,四川科虹集團為當地農戶、農場提供良種、農資和免費的技術服務,並聘用當地人員進入園區工作,解決了近萬人的就業問題,“企業和當地農民互利共盈、共同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

今年6月,羅恆過了一個特殊的端午節。受烏干達政府邀請,他再次踏上烏干達,參觀了一場在異國他鄉舉辦的龍舟比賽。這也讓他看到了中非故事和中非友誼的感動與溫情,“我們將繼續把園區打造成中烏農業合作的典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