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很早就发现,有的孩子每次分班就会适应不良,如果是转学的话,问题会更严重,有的孩子随着年纪增长,这样的适应困难会慢慢减轻甚至消失,但是也有些人直到成年以后,还是多多少少会有类似的情况。当老师的人,蛮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跟孩子们保持联络,因此,这样的情形不断地看见,跟着时间的流转,也看到孩子们的改变或者没有改变。于是,这个疑问一直放在我心里面。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这几天在读心灵工坊刚出版的冯.法兰兹的名著: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的中译本『解读童话--从荣格观点探索童话世界』,其中提到『地毯』这个对象的象征意义,她引用了苏黎世大学的海因理希.海地格(Heinrich Hediger)教授的主张,认为动物的领地行为是从对母亲的依附行为而来的。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海地格指出,每个幼小动物最初的领地是母亲的身体,最清楚的例子就是袋鼠,而这个本能后来就被转换到领土上。我们知道当动物被抓而且运送到他地的时候,牠们会把运送的笼子当作家的版图,如果这个运输时建立的家的版图被破坏掉,并且马上把牠们放入新的住处,那么这些动物很容易就因此死亡。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所以运送牠们的箱子一定要放在牠们的新住所里面,而且动物要被放在箱子里面,这样子动物才能够慢慢地适应牠们的新家。然后运送的笼子才能够拿开。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运送的笼子就类似于母亲的子宫,是拥有母性特质的栖居地,因为有着箱子提供的感觉,动物才能慢慢地转换而进入到新的领土当中。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看起来,转学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是人际关系以及居住环境的全盘改变,难怪转学生的适应始终值得重视。反过来说,如果在小学阶段每两年的分班一次都有适应上的困难的时候,因为空间还是在同样的校园里面,班上也还有一些同学是认识的旧同学,这样的形成的威胁应该比较小,如果这样还有适应上的困难,那么,这样的孩子的确需要更多以及更长期的支持。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我所知道在人际关系转换上遇到问题的孩子,几乎都是女生,或许是他们愿意说,或者有其他的原因,多年来我一直好奇为何如此。书中给了很好的解答,冯.法兰兹继续写道:

"人类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切断老人家的根,或是把他们迁离原来居住的地方,他们通常会因此而死亡。你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人与他们的领土紧密连结,如果你曾经注意你在搬迁时期的梦境,会发现内在心灵也有许多心理的感伤。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当女性失去领土时受苦特别深刻。男人对迁徙的承受力较佳,因为他们的天性就是比较四海为家的,但是对女人来说这是相当困难的。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对我们而言领土也意味着母亲,而对那些北非的游牧民族来说,地毯代表相同的意义,他们需要母性壤土的延续感,而今只能向外找寻;事实上他们每天晚上都住在不同的沙地上,仅能透过地毯将象征性的领地带在身旁 。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这让我想起当初结婚的时候,老婆大人埋怨她得从熟悉的云和街搬到八德路来,抗议说她整个的生活圈都改变了。那时候我只是笑笑,心里觉得其实这两个地方的生活机能都很好,没有甚么不同。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同样的情况在一年后我们买了自己的房子,又搬到通化街商圈附近居住的时候,再次出现。现在想起来,原来对于我家夫人而言,搬个家,除了得重新适应一个环境以外,另外还有心理依附的因素在其中。难怪那时候我们养的狗儿子刚好吃到有毒的饲料而过世,老婆整个人失神落魄,这是土地的依附还有人际依附的双重打击。

你的孩子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吗?这可能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阻碍!

回来一开始的关注点,看起来,有的人不喜欢旅行,原来也是有深层的本能以及心理因素。这让我想到,因为台湾的经济一直没有能够转型成功,所以许多人不得不到国外发展,虽然美其名国际化,然而,我想着,这当中是不是也有一些人其实一直无法在国外安定下来。古人说的落叶归根,不知道是不是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原因在其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