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偵察連長的對越反擊戰故事:沒費一槍一彈,活捉俘虜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一位偵察連長的對越反擊戰故事:沒費一槍一彈,活捉俘虜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參戰人員中,偵察兵發揮著關鍵作用,李豔明就是一位當年參戰的偵察連長,他1960年9月出生,1978年12月參軍,1986年8月16日,北京軍區三十八集團軍奉中央軍委命令,組建第十二偵察大隊赴雲南前線參戰,李豔明所帶領的偵察三連入選了這個隊伍。

特偵三連四個排加連部後勤共138人就分佈駐紮於雲南我方邊境地帶的大弄村,站在村邊可以清楚看見越南軍民的活動。

偵察連有一項重要內容是抓捕俘虜。特偵三連創造過一項記錄,就是沒有動用一槍一彈就抓獲了俘虜。

1987年3月15日,特偵三連發現一處越軍苗王二營防守陣地,此處防守的越軍為一個班,根據觀察掌握的情況:越軍每天上午8時30分至9時左右從高地上下來1個士兵打水,每天下午3點左右還會下來一次打水,有時下來1個人,有時會下來2到3個人。由此,特偵三連判斷越軍一天吃兩頓飯,摸準了情況,便返回八布鄉駐地,組織伏擊捕俘戰鬥。

3月20日下午,參戰各組人員將臉手塗上綠色塗料,進行了巧妙偽裝,天色完全黑下來後出發。為了不讓越軍發現,任何人不許打手電,摸著黑前行,凌晨6時許,特偵三連全部人馬才抵達到距水池十米左右的最近隱蔽處,就地休息,等天放亮再進入到水池。

早7時天放亮,天公作美是個大霧天,能見度只能看出20來米。按照原先的觀察,越軍下來打水的時間是在8時30分至9時左右,快到8時30分時連長李豔明的心跳動得非常厲害,這一刻將決定著生死與成敗,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到了8時30分越軍竟然沒下來,等到9時30分也沒下來,又從9時30等到10時許還是沒下來。

連長李豔明有些急,瞬間腦子裡想了許多,設伏點選擇錯了?行動企圖被越軍發現了?或者是越軍還有地方打水而我們提前沒有偵察到?很多“萬一”的想法,讓他越想越覺得可怕。

一直等到11點58分,目標終於出現,只見一個越軍,右手提個水桶出現在左前方的小路上,連長李豔明急忙對著對講機吹了三聲響,示意捕俘組目標出現,越軍個頭不高,右手提一個汽車用的扁型水桶,隨著腳步聲走進伏擊圈內,只聽見敵人一聲嚎叫並且撲通倒地的聲音,連長李豔明心想“成了”。當他爬到小路時,捕俘組一名隊員姚春福已經將扛著的越軍士兵扔在了他的面前,捕俘成功,特偵三連無傷亡,沒放一槍一彈。

一位偵察連長的對越反擊戰故事:沒費一槍一彈,活捉俘虜

圖注:特偵三連不費一槍一彈抓捕了一名越南士兵武黃南(圖中右二)

經過對俘虜的審問才知道,特偵三連抓獲的是越軍苗王二營某連某排某班二等兵武黃南,問他“為什麼這麼晚才下來打水?”他回答:“今天是星期天,只吃中午一餐飯”。這一餐飯可叫特偵三連整整伏擊守候了一個上午。這個情況可是他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

自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以來,還沒有一個軍的偵察分隊,在偵察兵作戰行動中不放一槍一彈的生擒俘虜的戰例,這次被特偵三連創造了。戰後,特偵三連被成都軍區前指授予“智勇雙全巧伏敵,無聲戰鬥堪稱奇”錦旗一面,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

一位偵察連長的對越反擊戰故事:沒費一槍一彈,活捉俘虜

圖注:特偵三連抓捕越軍俘虜後獲得了上級嘉獎,圖為上級頒發給特偵三連的獎旗

對越自衛反擊戰捍衛了國家主權尊嚴,抗擊了當時蘇聯的世界霸權主義和越南的區域霸權主義,為黨和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和外交戰略的根本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證我國獲得了四十年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國際安全環境,其偉大的歷史功績永遠不可磨滅。

更多精彩,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