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局回应《我不是药神》刷屏:有可能让人不再“因病致穷”

知识产权局回应《我不是药神》刷屏:有可能让人不再“因病致穷”

青锋

一部带有虚构、但有原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还没有热映,就迅速在网络乃至媒体上引发出一波接一波的热议,除了电影故事引起人们共鸣外,其和现实的紧密相连,可能也是其中一大原因。就在《我不是药神》引发热议之初,青锋曾撰写了篇《我不是药神刷屏:是否会让国内医学界某些专家蒙羞》的评论,指出,这部电影有可能让国内医学界某些专家蒙羞。此评论一发到朋友圈,就有好友点评指出,希望有关部门也能够反思。

果不其然,在青锋尚有担心“我不是药神刷屏:是否会让国内医学界某些专家蒙羞”的评论有点偏激、可能遭到批评的时候,有消息传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7月10日举行的今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胡文辉谈到了电影《我不是药神》。并称,将会“共同努力,让老百姓既有好药用,又能用得起”,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也说明国家有关部门能听进去不同意见,并想百姓所想,给百姓所需,尽可能满足老百姓的愿望。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广被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印度能生产格列卫仿制药品,而我国为什么不能?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胡文辉表示,药品的专利保护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难点主要是要做好药品的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他认为,在专利保护方面,一些国家出台专利的补偿期限制度,延长药物专利的保护期限;但同时也会出台一些限制性的措施,比如说专利的强制许可等,使得这两个制度之间形成制衡。胡文辉称,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正在进行第四次《专利法》的修改。从新闻发言人所说似乎可以看出,这次专利法修改,有可能朝着更有利于百姓的方向进行。

在《我不是药神刷屏:是否会让国内医学界某些专家蒙羞》的评论中,青锋曾质疑近年来国内医学界少有重大发明,或者重大研究成果出现,并指出,这说明国内医学界某些专家并没有下真功夫,亮出真本事。从朋友在朋友圈所留评论看,他指出国内医学界专家少有作为,与有关部门少有促进专家发明研究的措施有关。对于朋友的这个问题,青锋注意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胡文辉也给予了回应。他说,“从公众利益的角度来讲,如果药企没有研发动力,没有新的有效的药物尽快研发出来,实际上对公众利益是很大的损害;另一方面来讲,如果研发出来的药品价格过高,公众用不起,也是对公众利益很大的损害。所以这两个方面要有一个平衡”。

透过电影《我不是药神》,让大家发现,癌症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摧毁一个家庭,也让不少人对“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有着不同的认知。而要消除“穷病”,如果单从电影传递出的某些信息看,就是要消除白血病、癌症等类似的大病让不少家庭遭遇的“因病致贫”“因病致穷”。

今天,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致穷”好消息来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胡文辉表示,“欢迎媒体的朋友们继续关注《专利法》的修改,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老百姓既有好药用,又能用得起”。这似乎在告诉大家,在不远的将来,将有可能让人不再“因病致穷”!让我们一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