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像毒品,越吸越上癮!6月領動暴增超700%,這是要翻身了?

翻開6月份的轎車銷量榜,前幾位的軒逸、朗逸、卡羅拉等車型都是老面孔,沒什麼驚喜。反而是排名稍微靠後的領動引起了我的注意——月銷量超過2萬輛,同比去年同比暴增739.7%!自然也成為轎車銷量榜上增長幅度最大的車型,這預示韓系車將要回暖了?

2009~2016年,韓系車銷量增長的春天

2017年,腰斬暴跌

低價像毒品,越吸越上癮!6月領動暴增超700%,這是要翻身了?

回顧在2009年到2016年韓系車的銷量,可以看出韓系車是整體向上大幅度的增長。其中現代從57萬輛到114萬輛,翻了一番,起亞則從24萬輛增長到64萬輛,接近3倍增長。當然,在2015年時,韓系車也曾有過短暫的波動,但在2016年又迴歸到了增長的道路上來,總體來說都呈現出一個向上的狀態。

不過在2017年,因為“XX事件”的影響和車型競爭力下降,韓系車完完全全遭遇了銷量滑鐵盧,一朝回到幾年前,更傳出經銷商退網等不利消息。2017年現代和起亞銷量分別為78.5萬輛和32.32萬輛,同比2016年下降31.3%和50.3%。

2018年銷量復甦明顯

低價像毒品,越吸越上癮!6月領動暴增超700%,這是要翻身了?

從北京現代公佈的數據來看,1-6月銷量38萬輛,同比增長25%,復甦的跡象明顯。尤其是旗下走量的車型領動,半年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了200%——所以儘管領動在銷量榜單上的位置不是非常靠前,但仍然非常耀眼。而SUV累計貢獻銷量13.7萬輛,同比增長72%。起亞方面,東風悅達起亞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7.18萬輛,同比去年增長了32%。從銷量的趨勢來看,韓系車開始了新一輪的復甦。

銷量能回暖:低價就是正義

曾幾何時,我也問過身邊買韓系車的朋友,他們買韓系車的原因是什麼?得到的回答非常簡單,第一,韓系車怎麼說也是合資車,其發動機也曾獲得過沃德十佳,技術什麼的信得過;第二,合資車裡面,就韓系車價格相對低一些,外觀還不錯,配置又高,那麼預算說高不高的,選擇韓系車不就挺合適嗎?

所以,對於韓系車來說,都聽過用“性價比高”來形容,什麼是性價比?即你購車預算不高,但你想要的車企幾乎都能滿足你,這就是性價比高了。這一招很吃香,因為大家都是俗人,總想用最少錢買到最多功能的東西。

回到韓系車上,當“XX事件”漸漸平息之後(人都是健忘的,況且翼哥有點疑惑,為什麼不去抵制幕後黑手……)低價的誘惑又變得令人無法抗拒。

低價:老款優惠大

新款定價直接懟自主品牌

說到低價策略,韓系車一共有兩個方法,第一是老款優惠大,比如上面說到的緊湊型轎車領動,自動擋中配車型——自動精英型在重慶地區的優惠就達到了2萬多元,月銷量超過2萬臺足以說明情況。起亞方面同級別的K3 1.6L頂配不到10萬元,銷量同樣不低。

低價像毒品,越吸越上癮!6月領動暴增超700%,這是要翻身了?

另一方面,新車型直接低定價,比如起售價4.99萬的三廂合資車現代瑞納,驚掉了多少人的下巴。還有直接硬懟自主品牌SUV的ix35和智跑,手動擋起售價為11.99萬元,這些車型都迎來了銷量大漲。2017年以來,現代和起亞推出了累計10款新車,包括換代、改款、特供車型,產品覆蓋轎車、SUV、新能源等各個層面,在這套組合拳下,韓系車又回到了增長的路上。

低價像毒品,越吸越上癮!6月領動暴增超700%,這是要翻身了?

低價像毒品,越吸越上癮

雖然韓系車用低價換來了銷量的增長,但是也留下了後遺症。定價過低肯定對品牌有所傷害,品牌的調性,拉下去很簡單,但是提升上來是很難的。本來韓系車在人們心中就比德系日系要稍微低一個檔次,現在硬懟自主品牌,那豈不是又降低了半檔?合資車的光環削弱之後,韓系車地位就尷尬了,將要面臨著德系/日系和自主品牌的雙層夾擊。

不過韓系車方面顯然意識到了問題,推出的新款小型SUV昂西諾就走的是精品路線,有顏值,價格不低,但韓系車能否靠此手段消除隱患呢?消費者是否會認同?這仍然是問題。

低價像毒品,越吸越上癮!6月領動暴增超700%,這是要翻身了?

寫在最後

其實說起韓系車,它的起步時間並沒有比中國早。不過韓系車起步就著力於乘用車,先是吸收三菱的老舊技術,到後面自己研發自成一派,現代起亞集團也成為世界上第五大車企集團。但是和那些歷史悠久的老牌車企相比,在研發等綜合實力上韓系車依然顯得年輕。所以看似繁華的背後,還隱藏著深深的危機,類似2017年,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稍有應對不慎就會大起大落。當然,韓系車的應變也非常迅疾,用上各種策略止跌回漲。

話又說回來,這同樣適用於其他品牌——君不見當年日系車也是因為外部事件受過非常大的影響嗎?也包括我們技術、研發實力上比韓系車也遜色的自主品牌,如何警惕和麵對銷量下滑的危機?或許可以在這些事件上面得到一些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