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隊,來看成都「得分升級」的祕笈

昨天,一則消息刷爆了網絡——最新發布的《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8)》中稱,根據英國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排名,成都直接從2012年的準世界城市等級,躍升進入世界城市第二梯隊行列,僅次於北京、上海、香港、臺北、廣州,與深圳和天津並肩。

从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队,来看成都“得分升级”的秘笈

攝影 張直

要知道,這份“世界城市排名”並非隨意杜撰,而是由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發佈,被譽為“全球關於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排名”。

成都在最新修編的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送審稿)中就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這份排名反映出,成都正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在世界舞臺中,成都如何從準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隊?到底有哪些因素,幫助成都在城市比賽中不斷“得分升級”?

在第一太平戴維斯華西區董事長鬍裕華看來,國際化、大交通、創新創業和文化內涵……這些因素,將幫助成都繼續向高階段的世界城市邁進。

世界城市評選 要看這些依據

  • 國際性、為人熟知

  • 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且具影響力

  • 相當大的人口

  • 重要的國際機場,作為國際航線的中心

  • 先進的交通系統,提供多元化的運輸模式

  • 亞洲城市要吸引外來投資,並設有移民社區

  • 國際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公司總部(尤其是企業集團)和股票交易所,並對世界經濟起關鍵作用

  • 先進的通訊設備

  • 蜚聲國際的文化機構

  • 濃厚的文化氣息

  • 強大而有影響力的媒體,著眼於世界

  • 強大的體育社群,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的能力和經驗

國際化

國際品牌滲透率榜單 成都居全球第19位

成都的國際範,首先體現在城市的包容性——這裡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全球人才。他們熱愛天府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在慢慢成都化:會擺龍門陣,愛吃火鍋串串,週末相約去川劇院看變臉。

从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队,来看成都“得分升级”的秘笈

成都的國際範,更體現在城市購買力上——全球知名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最新發布報告顯示,在超300個全球國際連鎖品牌樣本中,成都在國際品牌滲透率榜單中位居全球第19位。

國際投資的湧入,更是為成都建成潛力巨大的國際企業生態圈。截至目前,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1家。中德、中法、中意、中韓……一系列的國別產業園的建立,更是加速了成都融入國際的步伐。

大交通

2000列蓉歐快鐵背後 成都已成開放前沿

胡裕華特別提到,成都的對外開放已實現提檔升級。這不僅是引進的內容從項目向平臺轉變,態度從注入式向浸潤式靠近,其最新修編的城市總體規劃當中,更將“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列入未來發展的戰略定位。

作為崛起中的內陸港口,成都正加速構建“國際化”新格局——每天有來自世界各地的900多架飛機起降,106條國際(地區)航線覆蓋亞洲、歐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樞紐城市。

从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队,来看成都“得分升级”的秘笈

2017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逾4980萬人次,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流量歷史性地突破500萬人次,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四、中西部第一。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後,成都將形成年旅客吞吐量1.5億人次的“一市兩場”國際航空樞紐格局。昔日的西部內陸城市,正成為開放前沿。

同樣幫助成都聯結世界的,還有蓉歐快鐵。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對外開放紅利,成都已成為中國中西部國際航線網絡唯一通達全球五大洲的城市——2017年,往返於成都與歐洲之間的蓉歐快鐵連接了境外14個、境內12個城市,截至目前,累計開行量已超過2000列,成為中歐班列中數量最多的班列。前不久成都召開的“對外開放大會”,更是體現了成都邁向國際化道路的超前視野。

創新創業

成都正競爭下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8)》中提出,科技創新要素對於全球城市的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从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队,来看成都“得分升级”的秘笈

攝影 郭廣宇

目前,成都R&D(研究與開發)投入強度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已分別達2.4%和64%。而根據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顯示,成都新經濟總量指數位居全國第七。創新創業主體更趨活躍,市場主體數量達46.4萬家,科技型企業數量2萬家。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市R&D投入強度達3%,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5%。

胡裕華表示,成都正競爭下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此過程中,成都需要聚焦全球科技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團隊引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四大能力”,持續提升高質量科技供給水平。

文化內涵

能集齊各類文創專業院校的城市

只有北京和成都

本月,成都又有了一個新的稱謂——“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會員城市”。而在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發佈的全國首個新文創領域城市排行中,成都獲得“中國城市新文創活力排行”第一名。一系列榮譽,意味著成都已在新文創產業發展中佔據先機。

“成都創意設計周”“成都國際友城音樂周”“國際非遺節”等國際性城市文創品牌活動每年都會吸引世界的目光。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獎在中國的首個設計中心落戶成都。成都本地高校正在培養的新文創相關人才數量近7萬人,而目前能集齊各類文創專業院校的城市,除了北京,只有成都。

从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队,来看成都“得分升级”的秘笈

攝影 梁磊

伴隨著國際機遇,“一帶一路”世界文化名城中心落戶成都。22個世界文化名城主動攜手9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代表,見證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都力量。未來,成都還將打造20個文創小鎮、1000萬平方米文創園區、350個文創街區、2000個文創空間。此外,一座佔地1400畝、覆蓋科創產業全鏈條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正式落戶成都。這個名叫“中國科幻城”的項目,將彰顯成都文創產業“走出去、引進來”的野心。

成都憑啥?聽他們說——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

開放型產業體系為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从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队,来看成都“得分升级”的秘笈

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離不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從經濟總量看,成都已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經濟中心。2017年,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89.39億元,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同時現代產業體系正加快構建。在今年2月發佈的《2017中心城市發展年度報告》裡,在50箇中心城市中,成都排名僅次於北上廣深,位列第五。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看來,成都在西部地區一直處於領先發展地位,特別是近年來其地位和優勢日益突出。而隨著國家一系列新的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我國西部地區還面臨著新一輪的重大機遇。

《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明確,成都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緊扣城市戰略定位、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加快構建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等先進製造業,會展經濟、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生活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圍繞培育“六大形態”、構建“七大應用場景”,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清潔能源、現代供應鏈等新經濟為主要形態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吳曉華分析道,“這些都將為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此外,成都還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轉變經濟工作組織方式,規劃佈局66個產業功能區,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著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2017年,成都揭牌成立了新經濟發展研究院,還在全國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聚焦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等“六大新經濟形態”出臺扶持政策,著力構建科技創新創業、人力資本協同等“七大應用場景”,在全國率先推進本科以上學生憑畢業證落戶制度、全民就業創業技能免費培訓計劃。“成都要更好地發展新經濟,核心訴求就是要打造一批在各個新經濟重點方向的獨角獸企業。”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周濤認為,新經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爭之地,爆發式增長的獨角獸企業更是推動經濟向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

成都有實力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投資環境標杆城市

从准世界城市到第二梯队,来看成都“得分升级”的秘笈

“成都不再應該只是內陸投資環境的標杆城市,而已經具備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投資標杆城市的實力。”在日前召開的成都市對外開放大會上,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說。10年前,劉建興作為世界銀行投資環境課題組的成員,對成都的投資環境進行過深度研究,認為成都的投資環境達到了“內陸標杆城市”水平,而就現在成都的情況觀察,成都已經有實力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投資環境標杆城市。更明確的數據是,2017年,成都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位列全球第86位、全國第8位;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成都位列全國第5位、西部第1位。2017年成都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00億美元,外貿依存度達28.4%,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

得益於國際營商環境的優化,成都已成為外商投資青睞地,如根據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目前落戶成都市世界500強企業總數達281家,主要來自歐美、日韓等22個國家(地區),主要落戶在成都市中心城區和國家級開發區。“對照世界銀行國際營商環境評估標準體系,成都將開辦企業審批、施工許可辦理、雙向投資管理、國際性商務配套服務等。”成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將緊緊抓住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節點的歷史機遇,奮力打造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加快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努力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日前出臺的《成都市高效能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對深入推進高效能社會治理,服務保障成都高質量發展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創造高效一流的政務服務環境;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創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