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騁cc被攔腰斬斷?是外部競爭太強還是內部競爭?

一直以來,中國品牌中級車市場一直是一個坎,很多中國品牌精心準備後卻仍基本看不到什麼回報,比如之前的東風A9、廣汽GA6、眾泰Z700等等,它的都基本選擇放棄了,而唯一能夠在這個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國產品牌,估計也就是吉利博瑞和長安睿騁CC,而長安的睿騁cc經過上市大火之後,也在三月份開始趨於月銷3000的水平,難道國產車真的只能佔據中級轎車市場的一個角落?

睿騁cc被攔腰斬斷?是外部競爭太強還是內部競爭?

要知道,國產中級車市場長期都處於不振狀態,而在2018年,一月份睿騁CC的銷量還是非常可觀的,達到了6421臺,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銷量數據,可見睿騁cc還是得到市場的肯定的。面對中級車市場,從睿騁cc的宣傳中我們可以看出,通過運用“生命動感”設計理念,表現出來就是源於東方哲學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自然的敬畏。是一款有溫度的車。

睿騁cc被攔腰斬斷?是外部競爭太強還是內部競爭?

加上睿騁CC是長安汽車4.0時代的首款產品,在新車的開發之初,就從造型、智能化、行駛品質等多方面進行了超前的設計,懸浮式獨立液晶顯示屏,清晰度可達到視網膜級別,它還帶有“飛屏功能”,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在睿騁CC的配置上也有所體現。ACC自適應巡航,當前車停車時該系統可使睿騁CC減速並停穩車輛(兼具主動剎車系統);車道偏離輔助,會以振動+聲音的方式提醒駕駛者,還可對振動的強度進行調節;自動觸發式360°全景影像,行車中可以通過雷達感應100cm以內的障礙物;另外可識別行人的AEB、預警輔助制動,限速標識識別等等多種智能駕駛輔助功能都在睿騁CC車上找到,這與“生命動感”的理念完全貼合。

睿騁cc被攔腰斬斷?是外部競爭太強還是內部競爭?

但是進入2月份之後,睿騁CC的銷量就再也沒有起來過,4月份的銷量也僅僅只有三千多臺,銷量表現就有些不如人意了,難道僅僅只是外部競爭太強?

睿騁cc被攔腰斬斷?是外部競爭太強還是內部競爭?

原因一:車市疲軟

在車市盤點上半年業績時,在一家日系品牌當總經理多年的李生表示,今年所在的店銷量同比去年基本下降20%左右。經過走訪,我們發現這並非一家經銷商的感受,從全國乘用聯的數據可以看出,但車市並沒有呈現出旺盛的購車需求,從三月份開始,中國車市普遍銷量下降。其中也可能包含購置稅優惠取消帶來“後遺症”。從最新的2018年6月B級車銷量排行榜中,我們可以看出,長安睿騁cc以2528銷量排在第16位。而吉利博瑞(單車型)僅1691臺,排到21名。看來,整個市場還是比較低迷的

睿騁cc被攔腰斬斷?是外部競爭太強還是內部競爭?

原因二:內部競爭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睿騁CC的競爭對手不僅僅只有外部競爭,在我們看來,全新逸動扮演了內部競爭者的角色,首先外形上比較相似,內飾相似度也很高,車長也達到了4710mm,軸距達到2700mm,所以和睿騁CC相比,逸動都有一定的替換角色成分,逸動雖然小一些,動力弱一些,但是在外觀內飾比較相似的情況下,價格優勢實在太多了。於是相當於客戶的需求,可以在長安內部得到兩個選擇,導致內部分流。而在新逸動上市之後,確實也有著不錯的銷量提升。內部分流這到底是長安的策略呢還是定位的失誤,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相信只要企業一心以做好產品為目標,努力為消費者創造更好,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就一定會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