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栗香發跡史

在北京生活個兩三年,很少有人沒聽說過秋慄香。

作為全北京最有名的糖炒栗子,即便是全年出售,也能全年排隊。

真正到了吃栗子的季節,也就是霜降那會兒,秋慄香排隊買栗子的隊伍長得能旁邊13路公交車裡的乘客從窗戶裡探出腦袋。

旁邊的咖啡館老闆索性在門口立了招牌,寫上“消費50元不用排隊買栗子”廣告。

栗子代購,幾乎成了鄰居們的新生意。

1、不能因為生不逢時,就拒絕出生

秋慄香確實在北京,但故事得從河南講起。

1964年,大陸實驗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臺灣鬧了湖口兵變。

那年夏天出奇的熱,皮膚因為出汗,所以有些發粘,感覺像是躺進了蒸籠。

河南鞏縣的老陳卻顧不上擦汗,皺著眉頭一口一口地抽著旱菸,只因為今天有些不太一樣。

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慄香發跡史

說來也怪,老陳家也不知道是哪根高香忘了燒,家裡生的全都是女孩,而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一位穿著“的確良“襯衫的年輕男人在院子裡焦急地來回走動。

幾個年長的女人屋裡屋外的張羅著,忙得滿頭大汗。突然屋內傳出一聲清脆響亮的啼哭,緊接著的是幾聲“是個兒子”、“是個兒子”的報喜聲,年輕男人長舒一口氣,疾步跑向房間,臉上是按捺不住的激動。

這是陳紅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

全家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剛剛降臨,皮膚還有些皺皺的嬰兒身上,任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虎頭虎腦的孩子會在日後成為京城赫赫有名的“板栗大王”。

2、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並不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院子裡略顯激動的年輕男人是陳紅村的父親,當地一所學校的教員。

這在當時是一份人人羨豔的吃“皇糧”的職業,可即便是這樣,家裡的生活仍然過得捉襟見肘——在陳紅村出生後的不久,他的兩個兄弟便接連降生了。

這對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在添丁的欣喜之餘要面臨的是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對家裡三個都要上學的孩子,陳父陳母起早貪黑地勞作卻也只能維持家庭的溫飽。

陳紅村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深知父母的辛苦與不易,只好選擇早早輟學,在社會上打一些零工來負擔家用,可他心底仍舊是崇拜著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讀書人。

很快,陳紅村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誰說讀書一定得是在學校裡坐著讀的?在社會上難道就不可以讀書了嗎?

帶著這樣的志氣,陳紅村開始了自己第一次的創業。

他用自己積攢下來的零花錢,加上向父母借的一部分錢作為成本,跑去舊書市場購入了一部分書籍,在熙熙攘攘的街口擺起了一個圖書地攤兒。

這樣一來,有人買書的時候他便熱心推銷,而在沒人買書的空檔,陳紅村便可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慄香發跡史

一段時間過去了,雖然生意並未如預期的那麼紅火,卻也小有收穫。這一年,他只有十二歲,父親對於陳紅村在經商上顯現的天賦頗為滿意。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畢竟圖書不是家庭生活的剛需。本想補貼家用的陳紅村,經過一年的努力卻很有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他憋著一肚子的委屈和疑問無處訴說。

這個時候,陳紅村的父親給了他莫大的支持。

有天夜裡,他把陳紅村叫到一邊,說道“紅村啊,你的人生之路才剛剛開始,遇到一點挫折不要灰心……爸是過來人,知道你有孝心。作為父親,我不會看錯自己的孩子,以後,不管做什麼都要講誠信,用良心辦事……”父親的一席話說得陳紅村熱淚盈眶。

他不能被失敗打倒,他要迎頭而上!

3、“你放心吧,姨夫,我都十六歲了!”

之後的數年,陳紅村在家鄉輾轉做過多份工作沒卻始終沒能成就一番事業。

正當他迷茫之時,偶然得知姨夫即將要北上打工,他這一聽,心裡便有了打算——若是能跟著姨夫去到首都看一看,那該有多好啊!

說幹就幹,他立即和家裡表明了這個想法,面對陳紅村的懇求,父母想著讓他出去見見世面也好。

可姨夫聽說了這個想法便說出了自己的顧慮:“紅村啊,我們到那裡可是去打工,不是去旅遊,很苦的,我怕你的身體吃不消。到時可不要後悔……”

陳紅村聽罷,挺直了腰板,好不含糊的說道:“您放心吧,姨父,我都十六歲了,不管什麼樣的苦和累我都能承受……”看到紅村有如此的志向,姨父當即拍板擇日起程。

1980年剛過春節不久,年僅十六歲的陳紅村告別了父母和兩個弟弟,滿心歡喜地跟著姨父踏上開往北京的火車。

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慄香發跡史

初次來京的陳紅村對眼前的一切都倍感新奇,車水馬龍的大街、林此節比的高樓、摩肩接踵的人群……這些無數次聽說過的場景,在今天終於變成了現實。他暗自許下決心:一定要在北京闖出個樣子!

可現實遠比想象要殘酷的多,他只是幾百萬來京務工中普通的一員,要想在這樣一個偌大的城市成就一番天地,談何容易。

他一沒有關係二沒有文憑三沒有技術,能在北京有個安身之所找個簡單的工作就相當不易了。姨父通過熟人,在北京海淀區永豐鄉皇后店大隊的一個村辦工廠,為他們找到一個翻砂工的差事。

起初陳紅村還信心滿滿,可沒幹幾天,新鮮勁兒一過陳紅村就有些吃不消了。繁重的勞動透支著身體,機械式的重複勞作對於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年輕人來說太過於無聊和沉重了。

姨夫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便幾次勸說陳紅村回家發展,陳紅村深知姨夫的善良與好意,可想到自己當初的豪情壯志,便愈發珍惜眼前這次難得的機會。

一轉眼兩年過去了,陳紅村已經逐步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姨夫卻在這時決定回老家發展,剛剛成年的他當然不能一個人留在這裡。縱使百般的不情願,陳紅村還是隻能跟著姨夫踏上回家的列車,告別這座夢想之城。

4、當你全力做到的最好,可能還不如別人的隨便搞搞

回到家鄉的陳紅村,見到了兩年未見的雙親,竟發現他們的頭上已長有白髮。而經過了兩年的闖蕩自己卻還是兩手空空、一事無成,因而倍感慚愧。

可父親還是那樣的寬容大度,他覺得兒子這兩年的時光沒有白費,到外邊見見市面這本來就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

面對慈愛的母親和寬容的父親,陳紅村一刻也不敢懈怠,馬不停蹄地開啟了自己新一段的人生。

在此後的十年間,陳紅村給廠家跑業務、當過推銷員、揀過廢品、賣過服裝、在一家鐵廠抬過生鐵……累得又黑又瘦,他咬緊牙關堅持著,期盼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再次的回到北京,回到那座夢想之城發展自己人生的事業。

1993年的秋季,陳紅村帶著從各處湊來的兩萬塊錢,帶著妻子再次來到北京。

比起多年前的自己,陳紅村這次進京多了一份信心,多了一份堅定,多了一份責任。他不再是單打獨鬥了,他要帶著自己心愛的人在這個秋天啟程,去收穫財富,收穫幸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起初,陳紅村和妻子在虎坊橋租下一個攤位,賣起了水果。

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慄香發跡史

小小的水果攤承載著他和妻子兩人的全部夢想,他們兢兢業業,誠信守法,信心滿滿地期盼明天。

可生活總不能盡如人意,第二年的秋季,他們進行盤點的時候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奮鬥了一年,拋去各種開銷,非但沒有進賬竟然還賠掉了不少錢。

夫妻倆面對這樣的現狀一籌莫展,而離家不遠同樣做水果生意的同行卻喜笑顏開,一細打聽,人家這一年可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陳紅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帶上妻子去人家家裡請教生意經。

幾番對話下來,陳紅村便明白了這其中的門道——原來要想輕鬆地賺到錢,很多同行採取的手段都是以次充好。

回到家後,他思忖良久,想起父親曾教導他的話,決意不能為了賺錢而去欺騙顧客,這樣上不得檯面的方法決不是做生意的良久之道。

陳紅村的妻子也贊同丈夫這樣的誠信和正直,他們相信憑藉雙手一定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財富。

生意做了一陣兒,陳紅村夫婦越來越得心應手,憑藉著顧客的口碑,生意漸漸有了起色。

但水果生意太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造成突如其來的損失,陳紅村的心裡便打算著擴大一些經營範圍,找尋一些不容易受天氣影響的商品。

5、沒有師傅領進門,發財只能看個人

又是一年皇城秋,正是板栗大量上市的時候,在首都的很多地方,冒出大大小小無數的加工銷售板栗的攤點,陳紅村眼前一亮,看到了這個商機。

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慄香發跡史

為了搞懂人們為什麼對板栗這種食物有著這麼高的熱情,他翻閱有關書籍,瞭解到在我國,栽培板栗有著二、三千年的歷史,板栗是木本糧食果樹之一,其壽命長,被人們稱為“鐵桿莊稼”。

不僅可以生食、唐炒、罐制、烹調、糕點,板栗含有多種維生素……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十五年,板栗就被列為貢品。在古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板栗厚腸、補腎氣,耐飢……是一種難得的滋補食品。

板栗有如此多的優點又不受季節的限制,何不在這上面做文章呢?於是陳紅村與妻子商量,添置了烘炒板栗的設備,準備好好的大幹一番。

在最初的兩年,他們炒制的板栗很少有人問津。後來陳紅村逐漸瞭解到,炒制板栗這裡面有很多的學問,自己欠缺的還有很多。

陳紅村無疑是個有心人,能夠在變化極快的市場競爭中修正自己的前進方向,努力適應社會人們的生活需求,既然不懂,那就一切從頭學起。

他聽說當時北京有個被稱為“劉老頭”的板栗大王,他那裡的板栗賣得特別好。陳紅村多次的上門求教卻都敗興而歸,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是誰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人家當然不願傾囊而授。

雖然都是經營板栗,就在某些方面差那麼一點點,口味上就大不一樣。既然人家不願教,陳紅村就只能用自己的那一套笨方法——將市面上的板栗買回來逐一品嚐。

一段時間下來,凡是京城板栗賣的好的大大小小店鋪,他幾乎嚐遍了,時間久了,他的舌頭都木了。

而為了更好的瞭解板栗的生長環境及各地板慄的特點,陳紅村多次的來到京郊板栗的產地懷柔、順義、密雲及其河北等地實地考察,久而久之,他幾乎成了研究板栗的專家。

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慄香發跡史

什麼地方的板栗什麼品種以及生長在那裡幾月熟的板栗,是陽面還是陰面的板栗好吃,他都能摸的透拿的準。

經過了一次又一次地摸索、品嚐,陳紅村終於找到了一種獨到的炒制板栗的新方法。無論在口感上還是色澤上,都堪稱完美,一經推出,大受歡迎。

從此,他的店鋪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來買板栗的人絡繹不絕,這家小小的水果店便是“秋慄香”的雛形。

隨著北京的高速發展,原先的店址面臨著拆遷,這可急壞了陳紅村夫婦。他們經過多方打探,終於在地安門十字路口找到一家門店。

2001年10月,新店開張,地點雖然改變了,生意卻依舊火爆,是味道的如一讓他們贏得了新老顧客的喜愛。

在旁人的指點下,陳紅村決定去工商局為自己的炒栗子註冊一個商標。

起初,他想給自己的店鋪起名“炒貨”或“窮小子”,給他辦理營業執照的人說,那兩個名字太俗氣,不能總是受窮抬不起頭來,我看,就叫“秋慄香”吧!

金秋時節,板栗飄香,陳紅村一聽這個名字,頓時喜笑顏開,連連稱讚“這個名字好,這個名字好!”至此,陳紅村的栗子有了自己的品牌。

6、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在秋慄香發展的初期,一次有一個供貨商販打聽到陳紅村外出辦事,偷偷運來十幾包質量差的板栗,一位老員工自認為沒問題,便沒向陳紅村請示就私自做主收下了。

陳紅村回來聽說後大為生氣,讓他立即找到這位進貨商,把不合格的板栗退回去。這是他有生以來發的最大一次火,員工心有不平,認為他小題大做——把這些摻和到其它板栗之中,消費者是看不出來的。

而陳紅村認為這是在砸自己的招牌,不管生意做的大小,產品信譽經不起弄虛作假,最後,陳紅村果斷的把貨退掉,在感情和原則面前,他有自己的處世準則。

正是陳紅村這樣正直大度的性格,使他贏得了許多朋友。

有一年在板栗下果的季節,京郊的幾個板栗產地中外客商雲集,因為這年的板栗產量很少導致貨源緊張價格上漲,有的地方的板栗價格漲到10多元一斤,這樣的價格再加上各種成本必賠無疑,很多板栗店已經不打算開張了。

正當陳紅村一籌莫展之時,來自懷柔的一個板栗供貨商來電,表示盡一切力量幫助他渡過難關。以他們做生意的原則,即使賠錢也要進貨,斷不會因為價格上漲而把費用加到消費者頭上,影響“秋慄香”的聲譽。

正是由於“秋慄香”的貨真價實,並始終堅持重視消費者的感受,嚴格把握的進貨源頭,使得“秋慄香”這個品牌深入人心,在板栗市場長盛不衰,陳紅村他始終堅信品質和味道,是贏得顧客喜愛的唯二原素。

中國最賺錢的糖炒栗子店——年入千萬的秋慄香發跡史

“秋慄香”無論是在初期的只有幾人小店,還是到今天發展成為名滿京城的栗子店,陳紅村都堅持採用人工挑選去除壞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炒製出來栗子的色澤晶瑩剔透,口感細膩軟糯,氣味香甜綿密,顆顆離邊兒,一捏即碎。

這就是“秋慄香”日日排長隊的奧秘所在,有了品質的保證,人們即使多跑一些路,也願意到這裡來購買。

“樸實是我的本分,善良是我的智慧,誠信是我的招牌。”這是陳紅村經常提到的一句話。

幾句簡簡單單的話裡,我們得以窺見陳紅村的成功之道,最重要的或許是,在這個成功商人的字典裡,似乎從來就沒有“無奸不商”這個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