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力量(二)奮六世之餘烈

上一章我們講述了薩爾貢一世的阿卡德帝國的崛起,薩爾貢使用先進的基什成熟體系武裝落後的阿卡德人,從而造成了一代傳奇。這很容易讓我類比我國曆史上戰國七雄的秦國,以此篇文章解讀下秦國崛起中的類似現象。

貧窮力量(二)奮六世之餘烈

遊戲中的商鞅

提起秦國的崛起,只要是中國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商鞅變法。商鞅的變法非常成功,被認為是當時變法中最成功最徹底的社會改革。法家思想的代表是後來集大成者的韓非子,但變法之初起於魏國李悝變法。戰國時期有四場著名的變法運動,分別是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和韓國申不害變法。法家講:法、術、勢。只有申不害是以術為基礎,所以申不害的失敗是從最開始就註定的結果。而李悝、商鞅和吳起的改革思想本質上是一樣的,戰國初年李悝的改革就已經成功了,魏國也成為戰國初年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實際上商鞅和吳起都是把李悝在魏國的改革複製到秦國和楚國身上。說起來也有趣,吳起和商鞅都是衛國人,後來都在強盛的魏國瞭解了魏國的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他們的智慧和改革的決心區別不大,為樹立權威商鞅立了根木頭而吳起立的是車轅。但結果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主要是因為秦國和楚國兩國國情不同,從這一點上看,商鞅變法成就了秦國的同時也是秦國成就了商鞅。

貧窮力量(二)奮六世之餘烈

戰國七雄地圖

戰國變法的主要思路就是廢除貴族的世襲制,把貴族的土地財富收歸國家,然後去促進生產獎勵軍功,從而使國家強大以爭霸天下。楚國在春秋時代就已經是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一,戰國時代擁有最為廣闊的國土,但他的土地財富都掌握在貴族手中,因而楚國的貴族是最為強大的,吳起的失敗也已經註定啦。而商鞅面對的情況要比吳起好,甚至說比李悝在魏國還要好,秦國的貴族力量在七國中是相對最弱小的。李悝、吳起和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的區別有他們各自理解的不同,但更多的是他們所處政治環境的不同造成的。秦國的貴族力量相對弱小;秦國的民風更為淳樸;秦國的經濟落後而單一;秦國的危機如此迫切;這些條件使得商鞅變法能夠更加徹底,改革效果也是他國無法比擬的。商鞅變法與秦國的特有國情產生的化學反應,促使秦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軍國主義國家--虎狼之秦。

貧窮力量(二)奮六世之餘烈

秦軍形象

二十等爵制度是商鞅獎勵軍功的重要舉措,秦國的平民可以通過軍功獲得相應的爵位,每種爵位對應不同的獎勵,不僅可以獲得田地財富,還可以解救親人免於牢獄和奴隸地位,可以傳給後嗣,而且飲食待遇都和這個掛鉤。如果這項制度在齊國或者三晉,產生的效果不會太顯著,齊國三晉地處中原都繁榮富裕。齊國是天下最富裕繁榮的國家,富裕的齊國士兵會在開始戰鬥前,評估這場戰役能不能取勝,如果認為可能失敗,他們就會提前做好逃跑的準備,因而齊軍經常性的大潰敗。司馬穰苴之所以要斬莊賈,就是讓士兵們相對敵人更懼怕自己。而對於貧窮的秦國人來說,二十等爵制度太好了,這就是脫貧奔小康的捷徑啊。落後地區的人往往沒有發達地區的人心眼那麼活絡,因為新鮮事物接觸的少,見識低,解決問題的想法和辦法就少,這樣淳樸的秦國人就都按照統治者指出的明路,上前線英勇殺敵從而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貧窮力量(二)奮六世之餘烈

鄭國渠

商鞅變法與李悝變法在經濟方面都是重農抑商,但在經濟民生方面有一個顯著區別。李悝實行平糴法,就是在糧食豐收的時候平價收購糧食,而在糧食減產的時候平價賣出糧食,以穩定物價維護小農經濟的基礎。而商鞅的法律裡,糧食是一樣可以換取爵位的,商鞅也不會災年賑濟災民,糧食是按照爵位分配的。如果商鞅此法在三晉齊國實行,只會使子民向東追求漁鹽之利或者去各個商業中心求食。而秦國商業手工業本身就不發達,經濟的基礎就是涇渭的農業,人民就會被災年驅趕上戰場。

貧窮力量(二)奮六世之餘烈

玉璽在手,天下我有!

由此大致可知,先進有效的制度激發起窮困淳樸的人民,會迸發出可怕的力量。在古代世界,文明的國家往往循規蹈矩,野蠻的國家往往目光短淺,但這種文明摻雜著野蠻的國家往往會打破世界的平衡,這是一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