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這些原因會導致孩子「扁平足」!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足部也在長大。當他們4歲時,足部成長將迎來第一個拐點,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護理不當,會讓孩子的足部成為中度扁平足或嚴重扁平足。

一、什麼是扁平足?

扁平足,顧名思義,就是足底扁平。扁平足的本質是腳內側縱弓的各種病變引起的腳弓下塌。

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稱為足弓塌陷。如果平足者合併有疼痛等症狀時,就被稱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療。平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後天獲得的。兒童的足弓常常在4-6歲形成,大部分兒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

“扁平足”不利於孩子生長髮育!這些原因會導致孩子“扁平足”!

值得注意的是,平足不等於平足症,也不是所有的平足都需要治療。其實,平足的人很常見,而平足症並不常見。很多平足者特別是寶寶平足沒有症狀,也不需要治療,只有少部分兒童平足可能會逐漸引起整個身體體態的變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併足部骨結構異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聯合等。

人從出生到長大,足部經過不同階段的演變,女童足部成熟最後的拐點一般是15歲,男童是18歲。處於此階段的孩童,其成長過程對足部有著密切的關係。

代博方提醒家長:

在這個階段,家長們要時刻預防孩子的走路、坐姿等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減少孩子患平足症的幾率。

不過也不能忽視了扁平足的危害,其危害不止疼痛那麼簡單,既會導致運動受限,還會引起足部其他關節甚至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關節的連鎖反應,如發生炎症、變形等。

二、孩子是否扁平足,究竟如何判斷?

初步檢查時,讓患兒取站立位,從足踝前方和後方視診檢查後足和前足整體的力線關係。注意負重狀態下足縱弓的形態。

足部結構可能在坐位時表現為正常,但在負重受力後即發生明顯的改變,這常見於過度鬆弛性平足畸形、柔軟性足趾畸形和蹠趾關節過度鬆弛的患者。

從後方檢查,可見受累的後足一般呈外翻狀,以及因前足外展而出現的“多趾症”。從後方觀察患者伸膝時行單側或雙側提踵試驗的情況。如果不能完成單側提踵或是缺少後足對稱性內翻活動,提示存在脛後肌腱疾病。

“扁平足”不利於孩子生長髮育!這些原因會導致孩子“扁平足”!

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應負重條件下攝足正側位X線片,主要在足側位片測量足弓的角度改變。

簡易判斷扁平足的方法:

足印分析是一種簡單、快速、經濟的測量方法。通過足印分析間接診斷扁平足,由於其方便和高效,被廣泛用於評價足弓的降低以及跟骨外翻。

通過測量足印圖可以對足進行分類,評價內側足弓高度和跟骨外翻程度。

扁平足是指足弓消失,正常人的足弓高度是14MM-18MM,低於14MM的為扁平足,高於18MM的為高弓足。

三、孩子的扁平足是如何造成的?

1.疾病

孩子患有疾病需要長期臥床會導致腳部肌肉萎縮,從而出現扁平足。

2.遺傳

如果父母是扁平足,那麼孩子也有可能是扁平足。

3.運動

孩子喜歡運動,長時間站立或跑跳,這都有可能引起腳部肌肉或韌帶損傷,導致足弓坍陷出現扁平足。

“扁平足”不利於孩子生長髮育!這些原因會導致孩子“扁平足”!

4.鍛鍊不足

如果孩子不愛運動,使腳部韌帶和肌肉鍛鍊不足,導致足弓不能正常發育,或許會造成扁平足。

5.腳骨畸形

跟骨畸形、肌腱斷裂或其他足骨有骨結核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扁平足。

6.負荷過重

有些父母很早就讓孩子學站學走。父母這樣做會使孩子的雙腳過早承擔身體重量,導致孩子扁平足。

四、孩子有扁平足,如何矯正?

1、身體立直,兩腳開立,雙腳腳趾抓地。足背拱起,並稍停。

2、身體立直,雙手扶牆,做連續提踵10-20次,呼吸均勻。

3、身體立直,兩腳站立足外翻,以腳掌外緣著地,並稍停。

4、身體立直,雙手輕扶一固定物,雙腳踩地面的圓棒做原地踏步10-20次。

5、屈體坐地,兩腳依次抬起向上做勾腳趾、繃足背的練習10-20次。

6、夏天赤腳,用腳前掌走路,平時應穿有後跟的鞋。

“扁平足”不利於孩子生長髮育!這些原因會導致孩子“扁平足”!

7、要給孩子選擇一雙合適的矯形鞋和矯正鞋墊。

由於每個扁平足兒童的腳掌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到相應的醫院或機構做詳細的檢查和測試,量足定做一雙扁平足鞋墊及鞋,才能改變運動過程中足各部分的受力特點,減緩扁平足帶來的痛苦。

如果伴有疼痛發炎等症狀,還需要尋求骨科醫生進行對症治療。

8、可採用熱水泡腳,每晚一次,一次20分鐘。

9、少活動、少行走,避免激烈運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