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西方人是依靠神本體來安定精神的

人類的安身立命,除了物質層位的衣、食、住、行、用之外,精神層位也是需要安身立命的。

人類的精神與生俱來就對自然和未知有著恐懼感,如生老病死、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都會加重人類精神的不安全感。而精神的安定,即精神層位的安身立命,需要對有關宇宙和生命的終極問題給出真的解讀。

正是精神層位的安身立命即精神安定,催生了人類想理性認知宇宙之奧和生命實相,產生了哲學家、思想家和神學家,產生了文明、文化和宗教。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西方自然哲學之父泰利斯

西方世界,第一個拋開神創論、試圖理性認知宇宙本體的人是自然哲學之父泰利斯,他在公元前六世紀提出了“萬物皆水”的本體論主張。

泰利斯之後,眾多的古希臘哲學家分別提出了無限定原質、氣、數、土、隱得來希、前定和諧、火、四根說、種子說、原子論、真實、存在等本體論觀點。

西方哲學創始人蘇格拉底說:“事物的產生與滅亡,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與分數。”

但蘇格拉底不知道“某種東西”是什麼,他把哲學研究從研究本體論的自然哲學,轉為研究目的論的精神哲學,將本體問題交給了神,說:“神靈給自己保留了那對於最為重要的東西的認識。”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西方哲學創始人蘇格拉底

哲學家不能認知宇宙本體的真,無法承載安定西方人精神的使命,在無形中也導致了西方神學的興起。

在整個中世紀(476-1640)的1100多年間,政教合一的基督教統治著整個歐洲,神本主義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唯一存在,神是終極存在、終極依據和終極真理,人們只能相信、順從和虔敬,不能質疑、窮究和反對。它排斥一切其他的文化和思想,一旦出現會直接被視為異端而受排斥、否定和誅殺!

14-16世紀,歐洲人發動了“文藝復興”思想解放文化運動,從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思想文化寶庫之中,發掘出了人本主義的思想,衝破了基督教神本主義的思想禁錮藩籬。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西方自然科學始祖笛卡爾

1637年,西方自然科學始祖、近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在科學中正確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論》提出了“普遍懷疑”的認識論主張,突破宗教神學“只信勿”的禁錮,給自然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科學的蓬勃發展帶來了以機器革命為標誌的工業文明,但其貢獻主要是在物質層位,對於人類精神的安定,即精神層位的安身立命,所需要的有關宇宙和生命的終極問題卻並無的答案。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說:“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以解讀本體為終極使命的西方哲學,對形而上的宇宙本體無解,無法安定西方人的精神;以機械自然觀立足,把宇宙和生命當成是人造機器的西方科學,更是解讀不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科學界的泰山北斗如笛卡爾、牛頓、愛因斯坦等只能從宗教神學中來尋找答案。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飯前祈禱中宗教信仰的力量

以“懷疑一切、追求實證”立足的科學,並沒有能力在精神領域摧毀以“虔敬順應、只信勿疑”立足的神學。相反,宗教信仰一直以來都是西方人包括美國人精神安定的最重要基石!

從個人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一日三餐的飯前祈禱:“感謝主賜予我食物”;

一個人從生到死的重要時刻,包括婚禮宣誓、法庭作證宣誓等等,全部都要將手按在《聖經》上。

從國家層位來看,2001年,美國“911”事件發生時,布什總統面對全世界新聞媒體說:“上帝保佑美國!

歷屆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儀式,一定是左手按在《聖經》上,右手宣誓;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特朗普就職典禮手按在《聖經》上宣誓

科學只能解決物質層位的安身立命問題

1915年,陳獨秀髮動了新文化運動,提出“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倡導“科學與民主”的思想主張。

懷疑一切、追求實證”的科學精神,與中國“格物致知”的求知精神吻合,獲得了精英階層的呼應和共鳴。

1988年,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994年,中國取消了實行40年之久的“票證制度”,標誌著中國從缺吃少穿、物資匱乏的饑饉時代,步入到了豐衣足食、物資豐富的飽食時代!

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衣、食、住、行、用等物質層位方面安身立命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中國人安身立命的重心早已經從物質層位的溫飽問題,轉向了精神層位的安定問題。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中國人物質層位的安身立命

只有能夠安定一個族群精神的力量,才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科學不能安定西方人的精神,不能作為精神層位的安身立命之基來聚合西方人,西方人精神的寧靜和安定依靠的是宗教信仰。科學當然也無法作為中國人精神層位的安身立命之基來聚合中國人,使中國人的精神獲得真正的寧靜和安定。

那麼,舶來文化和外來宗教可以安定中國人的精神嗎?

吳承恩在《西遊記》第五十回裡借孫悟空之口講過一句話:“道化賢良釋化愚”。

舶來文化和外來宗教也無法真正安定中國人的精神,因為不同於日韓歐美等沒有自己原生文明國家的是,中國是有自己一脈相承的原生文明的。其原生文明之中如果沒有可以使一個族群精神真正的寧靜和安定的力量,華夏族群怎麼可能會守定故土、文明之火綿延相續7000多年而不斷絕?

那麼,中國人是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精神的?

安定中國人精神的力量有三:

一、道本文明

由人文始祖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開啟、傳承和發展而來的道本文明,或者說是道本主義,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所在,是華夏族群的聚合紐帶,也是中國人最為重要的精神安定力量!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伏羲在7000年前就認知了太極本體

就考古實證而言,瑞典遠東博物館收藏有甘肅臨夏永靖出土的一個雙耳彩陶壺,其上有墨韻古雙龍太極圖,經碳14測定距今已有6500多年;

而1978年在江蘇海安青墩遺址出土的骨角棲和鹿角枝上的“東方第一卦”,有8個六爻重卦,經碳14檢測和樹輪校正,也是6500年前的產物;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6500多年,墓中用貝殼擺繪的左青龍、右白虎圖像栩栩如生,河圖四象、28宿俱全,與近代幾無差別。

這3項考古發現都可以直接證明至少在6500年之前,中國人已經擁有了太極本體,或者說是道本文明的思想,太極八卦是華夏族群原生文明的傳承載體、人文之根和文明之源。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瑞典遠東博物館收藏的6500年前的太極圖

為何說道本文明是安定中國人精神的重要力量呢?

由伏羲肇始的太極本體論,揭示的是宇宙本體,即宇宙自然之奧,盡覽物性,窮極天理,洞悉人事。

因為認知了宇宙本體的真,是以解除了對自然和未知的恐懼,安定了中國人的精神,產生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也將華夏族群聚合在了一起,守定故土,文明之火一脈相承地傳承至今。

道——道者,萬物之奧。道即自然、本體、元氣、秩序、規律;

易——日月、陰陽,用簡易的語言將萬事萬物變易表象背後不易的本質抽象出來,執簡馭繁;

元氣——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通天下一氣耳!元氣是本體、本原、本質;

陰陽——氣本為一,分為陰陽,陰陽反映的是萬物本體元氣運行的形式;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相生相剋;

八卦——一陰一陽,宇宙萬事萬物之理;

太極圖——本體元氣的運行狀態示意圖;

龍圖騰——萬物內部本體昇華後的形態……

這些全部都是典型的中國元素,其中蘊含著濃濃的中國情結!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太極即道本體揭示萬物之奧

為何說道本文明又是道本主義呢?

整個中世紀的1100多年,歐洲人奉行的是神本主義。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思想解放文化運動,倡導的是人本主義,這當然是一種偉大的進步。

之前的人匍匐在神的腳下,人本主義使西方人站起來了,科學發展了,物質層位進步了,於是乎人應該做主人了。但人本主義發展過頭了,就成為了人類中心主義、科學主義。

科學萬能、科學至上的人本主義認為:人應該做自然的主人,提出人要用自己理性發展起來的科學技術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要天地萬物都聽人的指揮和擺佈。

而事實上,天地大自然是人類的生身父母和生存環境,人本身是自然力即元氣力、或稱道的產物。人非本,道才是萬物包括人之本,這就是道本主義

離開道,中國文化就失去了它的靈魂,華夏族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會不足,中國人的精神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寧靜與安定!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以《老子》為思想巔峰的道本主義

二.血緣根脈

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這是血緣根脈的標誌;

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這是祖先守定的故土;

太極圖、八卦圖、河洛圖,這是伏羲開啟的文明;

元氣論、陰陽律、五行說,這是龍的傳人的思想;

方塊字、表意字、詞素字,這是華夏族群的文字;

血液裡、靈魂裡、骨子裡,蘊藏血魂交融的情感……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方塊字、表意字、詞素字,這是華夏族群的文字

2000多年作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主流的儒家,推崇“

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主張,認為“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儒家倡導的孝和敬祖,強化了華夏族群的血緣根脈思想。

在外面的世界,不管自己過得如何風生水起,

在其他的族群,不管自己顯得如何叱吒風雲,

但無論如何,

自己只是飄落在家鄉之外的迷茫人,

沒有那種血魂交融的情感,

沒有那種心悅誠服的震顫,

自己永遠融不進外面的世界之中,

自己的精神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寧靜與安定……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飄落在家鄉之外的迷茫人

三、鄉土情結

王維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李白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杜甫詩:“月是故鄉明。”

艾青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說:“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鄉葦坑裡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經常的經歷。思鄉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現代學者季羨林

中國民謠說:

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草窩。”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中國人有鄉土情結。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那塊土地生我、養我,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過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此中情味,離故土越遠,就體會越深。

科學的進步使天涯若比鄰,遼闊空間變成了地球村;信息的通達使咫尺如天涯,鴻雁傳書成為了網瞬達,但卻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萬事萬物都有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荀子-致仁篇》:“水深而回,樹落糞本”。

《漢書-翼奉傳》注:“木落歸本,水落歸末”。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說“富貴而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

南宋學者陸游詩:“雲閒望出軸,葉落喜歸根”。

樹葉從樹根生髮出來,凋落後最終還是回到樹根。

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

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美國人精神安定依靠宗教信仰,中國人依靠什麼來安定自己的精神?

葉落歸根

作客他鄉的人,離開了生我養我的故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著他們。

年輕的時候,可能外物的刺激太多,追逐的慾望太多,這種感覺並不明顯。

可年齡一大,作為一個守定故土7000多年的族群,靈魂裡、骨子裡、血液裡面的這種鄉土情結就會泛起。

客死他鄉的人,他的靈魂能安定嗎?精神能寧靜嗎?

安土重遷,葉落歸根,只有回到了那片土地上,才能獲得真正的靈魂安定和精神寧靜。

城市化的發展,互聯網的衝擊,水泥盒子的家,已經把現代人的鄉土情結都磨滅了嗎?

關鍵詞:美國人 中國 凝聚力 鄉土 道

大哉!元氣、陰陽、五行!

美哉!華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部分內容和圖片取自於網絡媒體,特此感謝!部分內容來自作者專著《中國根基:通向文化大國之路》。

作者郵箱:

[email protected]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8.3.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