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軍過境,人見人愛!北軍過境,人見人惡!

在護國戰爭中,除了雲貴地區,在川南、湘西戰區,也展開了如火如荼支援護國軍的活動。蔡鍔不止一次的提到過,當護國軍到達川南永寧的時候,官紳商民懸旗結綵,夾道歡呼。隨著蔡鍔入川的支隊長朱德也說過,自打從雲南到四川后“無不簞食而行”!護國軍入川后,附近的村民每次都是壺漿簞食送入陣地,多到不可勝數。在湘西的東路司令王文華表示:“我軍所至,扶老攜幼,壺漿簞食,饁彼前線”!可見湘西地區對護國軍的支持不亞於川南!

護國軍過境,人見人愛!北軍過境,人見人惡!

關於參軍和籌措糧餉,川南、湘西的人民群眾跟雲貴地區一樣,僅僅四川敘永縣就籌款三十多萬元。鄉團之遙為聲援者至七千多人,他們主動向護國軍報告敵情,帶路指路,甚至有人人民還拿起武器,直接參戰!在敘州白沙場之戰中,就有幫忙運輸子彈的人民撿起陣亡士兵的槍來痛擊敵人。在貴州軍佔領九盤子、趕水、東溪等關隘的時候,也“多得棒客之力”!湘西民眾每次在護國軍和北軍對壘或者鏖戰的時候,婦女分炊食已進,男子持白刃尾隨其後。晝為衝鋒,夜為劫營。為此,殞命者每戰實復不少。護國軍的每一次勝利,除了自身的犧牲外,也是由湘西人民用生命換來的。

而北軍和其附庸軍隊,在湘西、川南處處遭到人民的反對。凡是他們經過的地方,家家閉戶,人人遠離,想找個嚮導都找不到!有時候強迫當地人民為嚮導,還被帶入護國軍的陣地內。在王維綱進攻酆都的時候,北軍的營長以土人餘見龍為嚮導,想從西面出新城,攔截王維綱的部隊。但是餘見龍卻騙著他們“左出大橋”,結果王維綱已經抵達新城,北軍的營長還被矇在鼓裡。還有川南松坎兩營的北軍想讓老鄉帶路從後面包抄護國軍,結果老鄉帶著他們東繞西繞,被護國軍實行了反包抄。

護國軍過境,人見人愛!北軍過境,人見人惡!

在護國戰爭爆發後,川湘人民在護國軍的鼓舞下,紛紛組織武裝,加入了護國討袁的行列。有的是地方自發組織,有的投奔護國軍,更多的是散落各方進行遊擊戰。雖然這些民間游擊隊沒有受過正規訓練,武器裝備也是土槍土炮,甚至棍棒之類的。但是憑藉對地形的熟悉,以逸待勞,經常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北軍打的找不到北。比如要進攻赤水的一營北軍,被六十多名鄉兵擊敗,殺北軍七十多人,繳獲快槍一百七十多支,鄉兵僅受傷三人。

護國軍過境,人見人愛!北軍過境,人見人惡!

那些散落各地的“游擊隊”,對北軍的威脅更大,攻城池、劫軍械,砍電線、斷交通,讓北軍防不勝防。北軍的哨兵一部小心就會被擊殺,在北軍經過的道路上設下埋伏,北軍一經過就“嘯起搶擒之”,還有偽裝成砍柴的,趁北軍士兵不注意就殺人奪槍。根據蔡鍔說,凡是操著北方口音的人,沒有十個人以上是不敢在鄉鎮行走的。這些民間游擊隊神出鬼沒,見北軍人少就一擁而上,碰見大部隊就躲藏起來,行蹤飄忽不定。北軍雖然有實力,但是無法施展。慢慢的北軍演變成草木皆兵,膽戰心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