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很好但選擇選擇留在普通班,你怎麼看?

錒謠


學習成績很好,按一般人的思維來看,是應該去重點班的。但是現實中,也有極有個性的同學做出的選擇會出乎大家的意料的。



當年我們學校,有個重點班,又叫‘’五大班‘’,目標就是培養這些尖子生去國家最好的五所大學的。五大班的學員不固定,每次月考,根據階段排名,會採取優勝劣汰的方法重新整合。我們班一個學霸,在一次考試後,有資格進入五大班學習,但是人家沒去,班主任做工作也不行。他私下給同學們說,重點班學習氣氛太壓抑,隨時有被擠出局的可能,被淘汰了好丟臉,再說已經習慣了咱們的老師和同學了。他最終沒去重點班,高考考的很好,理想中的五大學校之一。而那些進去重點班的,依然有考的比較不理想的。



也許願意留在普通班,只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也有可能比較重感情,跟老師同學相處得比較好。人各有志,對於這樣的同學,我能理解。


那人那山那風景


學習成績很好但選擇留在普通班,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不知道是在哪個學段,初中?高中?

初中的話,按國家的教育政策法規,為了促進教育公平,是不允許將學生劃分為重點班和普通班的;當然,不排除某些學校會遮遮掩掩偷偷摸摸變相辦一些所謂的宏志班。

高中,各地的政策不一,總體上也是不應該和國家的教育政策相違背的,然而在升學率的驅使下,高中的重點班還是層出不窮

至於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不願去重點班,而是選擇了普通班,也不用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好和不好,要看對誰而言

重點班,固然在師資、學習氛圍、領導重視程度等軟硬件上佔據了優勢,但高手如雲,競爭激烈,教學進度快,學習壓力大,也是不爭的事實。

普通班,按部就班,步子邁得不那麼大,氣氛也相對輕鬆些,相比而言更容易脫穎而出吸引老師的關注,這也是優勢

師資的好壞,其實有時候只是碰運氣。

教師分好多種類型,有時候世俗的評判並不能代表一切。曾看到一段話深表認同,大意是說:最好的老師,是那個天賦與你相似的人,他經歷過你目前經歷的一切,知道你會遇到怎樣的問題並且能夠幫你解決;一個天才的老師去教授一個遲鈍的學生,會有對牛彈琴的痛苦,而一個天才的學生遇到一個平庸的老師也很可能會被埋沒;師徒之間天賦相近,正是名師出高徒的真相。去重點班,並不等於能遇到最合適的老師。

還要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

有的學生心理素質好,心胸開闊,目標明確,自制力強,不論放在重點班還是放在普通班,都會很優秀。

自制力不強,對外部環境依賴性強的學生,最好選擇去重點班,借競爭的氛圍帶動自己。

而較為脆弱、對周邊壓力比較敏感的學生,她需要一些輕鬆和持續的關注和鼓勵,那麼去普通班的選擇會更好一些;民間也有“寧為雞頭不為牛後”的說法。

這世上許多事情是無法簡單地用好和壞去區分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然而,能清醒地做到冷靜地判斷、堅定選擇不後悔的人卻不多,因為大多數人們都喜歡攀比,在隨波逐流中才能找到安全感。


七仙女兒說


這個問題,讓"三味"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些發生在自己所在學校的事。

我們學校是一所鄉鎮普通初中。客觀的講,生源真的"不咋的"。成績好的,縣城學校來之不拒,成績差的,以"劃片招生"為由一律拒之門外。如此,我們鄉鎮初中基本成了"差生收容所"。最不可理喻的是,上面給予的升學壓力卻從未減輕。

“三味"擔任學校教務主任的10多年裡,最值得慶幸的是,優秀老師基本沒溜走,工作也很出色。為了應對上級賦予的升學壓力,學校也不得不採取"分槽飼養"的對策:每屆學生一到初三年級,就會分出至少一個重點班來。



記得2015年9月學校分初三重點班(一個)那會兒,有2位女學生,初一、初二年級時成績一直不錯,排年級前30名,學校、原班主任及家長苦苦作她們的工作,讓她們去重點班,可她們死活不願去。

我們縣就一所普高(也是縣重點高中),學生考不上該縣中的,要麼上縣職中普高班,要麼去外面讀技校,或走向社會。這2位女生,在老師心中是"縣中"重點培養對象。




"三味"也做過這2位女生的思想工作,當然也沒成功。在問及其原因時,從她們的“自言自語"及老師的感覺和推測,大致可歸結以下幾點:

1、去重點班,老師要求高,學習任務重,課外自由時間少,心理壓力太大。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已想要的。

2、自已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到重點班後,老師和同學不一定會看得起。

3、原班主任和老師一直對自已很關心,不想離開他們。

4、請相信,在普通班,我會好好學習的。



我們做老師和家長的,出於對她們的關心,也給她們講了許多"重點班"的好處,如:學習環境好、有競爭、有壓力才有動力、老師更優秀,等等。但她們真的不在乎這些。

好在,第二年中考時,她們還是以比較優秀的成績(一位為二等、一位為三等)考上了縣高中。



這2位女生的經歷,似乎在向我們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

適合自已的,就是最好的。一個人,只要理想和毅力沒喪失,環境的影響力,有時並沒想象的那樣可怕。


三味聊心屋


我覺得很好。

高中的時候我也是考在重點班,可是重點班高手雲集,聰明人,刻苦人,聰明又刻苦的人比比皆是,你只是其中一個罷了。

老師不會把精力放在你身上,路過你桌子邊可能都懶得看你的作業,偶爾跟同學開個玩笑樂一樂,你也只有看的份,每天埋沒在高手中,寫作業,記筆記,做試卷,重點班大家連下課都在學習,令人窒息。

老師不重視,同學不理人,心態崩了,無處發洩,問個題都要排隊,有時候到下課老師都沒走過來。

於是連學習也不想了,反正努力了也超不過人家。

沒辦法,誰讓你只是鶴群中一隻普通的小鶴呢。

但是後來去了普通班就不一樣,班級整天樂樂呵呵,因為你成績好,老師也很喜歡你,偶爾跟你開開玩笑,上課也喜歡提問你,不再忽視你,同學之間也沒人在乎你成績是不是超過了他,大家相處開心就好了。

心情舒暢,學的開心,學的舒適,成績也穩定,似乎跟重點班沒什麼變化,唯一改變的,就是心態好了,樂呵了。

所以我更喜歡普通班,並不是不在重點班成績就會下滑,學生也是需要一個和諧融洽有愛的氛圍的,不管來自是老師還是同學。

而這些,在重點班早已被積極踴躍的尖子生瓜分殆盡了,如果你沒有要跟他們拼個你死我活的心態,普通班就很好。


牽手去買冰淇淋


其實要看學生自己內心是怎麼想的。如果他喜歡有拼勁,喜歡在競爭中前進,喜歡帶著壓力學習,這種人是適合進尖子班的,因為他喜歡那種學習氛圍。如果他是一個不喜歡待在一個鬆散的學習環境學習,這樣讓他沒有壓力感,也能讓他學的輕鬆,而且他還會覺得自己在班上是最棒的,這樣更適合他。有句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說的就是普通班中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