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故事」烽火岁月,定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定远故事」烽火岁月,定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定远故事」烽火岁月,定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讲述定远故事 品味传奇历史。”欢迎各界朋友投稿(文字、图片、视频等),我们将择优刊发并支付稿酬。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550--4288075 13696753107,来稿请注明“三色定远”定远故事专栏。

「定远故事」烽火岁月,定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定远故事」烽火岁月,定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定远故事」烽火岁月,定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1928年初,定远县芝麻保臧家村人臧德新(又名臧家维)带领本家族红枪会会员,到凤阳县山后街为其本家防匪,结识了当地中共地下党员方在暄。1928年初,经方在暄介绍,臧德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成为中共定远县党史上第一位党员。1928年春节前后,方在暄随同臧德新几次来到定远县西北臧陈一带(今属永康镇友爱村、山东村),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发展了臧正兵、张汉民、王庆春、王仲亚、李明远、孙玉彪等人入党,成立臧陈党小组,由1908年出生的臧德新同志任组长。

1928年夏,方在暄代表上级党组织宣布:成立臧陈支部,书记王庆春。中共定远县第一个党支部建立了。按照上级党组织“积极发展党员,不断扩大组织”的指示,党员们分头到周边的芝麻店、永康镇、河北魏、靠山集、能仁寺、西三十里店等地做党员发展工作。1928年底,靠山集、能仁寺、枸橘里王、西三十里店、阳亭、河北魏等地先后成立党小组和党支部,王庆春改任枸橘里王党支部书记,臧德新任臧陈党支部书记。

自臧陈党支部建立后,共产党员们积极发动群众,建立穷人会、帮工队、青年自治会,领导人民斗土豪,斗地主,反剥削,反压迫,同时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扩大党的组织。

「定远故事」烽火岁月,定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1929年初,定远西部地区党员已达到180余人,分为8个党支部。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增强战斗力,中共凤阳县临委决定,成立中共定西特区委(亦称永康特区委),书记丁焕成,组织委员王庆春,宣传委员李学斌,军事联络委员臧德新。特区委属凤阳县临委领导,1930年冬,改属中共长淮特委直接领导。特区委带领各支部,积极发动、组织贫苦百姓,成立帮工队、穷人会、青年自治会等群众组织,与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开展一系列反压迫、反剥削、争自由等斗争。往日依仗官府耀武扬威、欺压百姓的地主老财的反动气焰大为收敛。

1929年夏,中共定西特区委在抓自身巩固发展的同时,还进行了共青团的发展组建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团员遍布枸橘里王、靠山集、瓠山湾、郭家庄、谷家岗等近40个村庄,团员人数近200人。枸橘里王最先成立团支部,书记王清源,接着靠山集、阳亭团支部相继成立,黄开国、李道联分别担任支部书记。

1930年春,定西特区委进行改选,第二任区委书记王锦华,组织委员张汉民,宣传委员丁焕成,军事联络委员臧德新。当时青黄不接,许多百姓缺粮断炊,地主老财不管穷人死活,反而乘机逼租逼债,大批穷人被逼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特区委和各支部发动灾民开展抗租抗债与借粮斗争。饥民们成群结队游行示威,高呼“种田人没饭吃,不种田人粮满仓,富人多余粮食应借给穷人度命”等口号。地主富农迫于形势,不敢与众多灾民对抗,不得不开仓借粮。1931年夏,定西地区遭受特大水灾,一半以上作物绝收,大批灾民生活无着。河北魏村(今属炉桥镇)大地主魏祥瑞依仗官府支持,拒绝饥民借粮。党组织发动几百个农民,层层包围了魏祥瑞的住处并高呼“借粮救命,给借就借,不借就扒”等口号,迫使魏祥瑞让了步。永康党支部发现地主田里丢的粮食穗子不让贫苦农民拾取,党支部就领导农民同地主开展说理斗争,后来地主不敢不让农民拾粮。炉桥地区大土豪俞佛航公然扣压上千袋救灾面粉,企图捞一笔横财。定西特区委发动近千名灾民,一拥而上,搬走了全部救灾面粉。气急败坏的俞佛航调来一批打手,妄图夺回面粉,后见灾民越聚越多,未敢妄动。

1931年夏,中共定西特区委遵照长淮特委关于组织工农红军进行暴动,配合红四方面军攻打镇阳关等指示,区委决定组织农民武装,先摧毁国民党永康和炉桥二个区署,夺取武器,扩大武装。为保证起义成功,区委首先在臧陈西边的真龙山召开各支部书记会议,中心任务是迅速而全面发动农民参加暴动,人数越多越好,同时决定各支部抽调不少于100名青壮年,交由区委组成千人红军游击大队,随时接受长淮特委的调遣。此外,区委又挑选150人组成突击大队,由区委负责军事斗争的胡寿芳指挥,任务是及时支持各支部的斗争。第二次会议在能仁附近丁王寺召开,各支部骨干70余人参加会议,内容是检查了解各地的组织发动情况,研究作战计划:决定区突击大队采取突然袭击,一举打掉永康、炉桥二个敌区署。臧陈、靠山、能仁、河北魏、永康、西三十里店的赤卫队负责捣毁设在当地的联保公所,夺取武器弹药。特区委从两个方面筹集到100多支枪:一部分是一年前红枪会偷袭兵败北去,经过定远西乡的北洋军阀部队获取的百余支钢枪;另一部分是当地百姓保家防匪的几十支步枪。区委在抓武装斗争的同时,还大力进行思想发动,采取集会演讲和散发传单等形式,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和地主豪绅的各种剥削欺压。

1931年秋,定西特区委再次进行改选,张汉民任区委书记,臧德新任组织委员,王庆春任宣传委员。经过几次改选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区委的组织领导能力不断增强了,党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区委书记张汉民亲自编写传单:“麦儿青,稻儿黄,地主老财黑心肠;秋收租,春放账,高利贷,逐年涨,逼债好似活阎王,穷苦人半年糠菜半年粮,被迫全家去逃荒,黑暗的天,何时亮?”传单在群众中散发,秘密对群众进行武装起义前的思想发动工作。这次起义制定的总目标是:借助红四方面军的威力,攻占定远县城。区委成立暴动指挥部:张汉民任总指挥,臧德新、王庆春任副指挥。暴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不料,红四方面军情况有变化,改变了进军路线,再加上定远县城敌人兵力大量增多,似有所察觉,敌强我弱。攻城无望,指挥部遂决定暂停行动。

1932年上半年,以永康为中心的30多个村庄都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区委下辖8个党支部,有党员230余人。

1932年春,长淮特委派翟长林到定西地区工作,四个月后,翟称回特委汇报工作,遂叛变投敌。1932年8月,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小平叛变投敌,将176名地下党员名单交给敌人,特委及各县委负责人先后被捕,特委书记朱务平等被敌人杀害。1933年春,翟长林带领国民党军警到定西地区捕捉党员、团员。区委书记张汉民为减少损失,不顾个人安危,深夜四处通知党员迅速疏散隐蔽。安排好大家后,张汉民决定去南京、上海寻找地下党组织,不料,在蚌埠转车时,被叛徒告密而被逮捕,关进监狱。不久,他买通狱卒,脱离虎口。由于区委领导及时通知党团员疏散,大多数党团员安全转移,幸免于难。(董书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