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亂的南北朝時期執政十一年,出現「永明之治」的南齊皇帝蕭賾

永明之治是南齊武帝蕭賾開創的。南齊武帝在南齊高帝蕭道成的統治之後,對前代弊政進行修正,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整體的修整,並利用自身的優勢和周邊的鄰國交好,為永明之治提供了和平的環境。

在他的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可以做到夜不閉戶,社會治安穩定,經濟也相對的比較繁榮,這些都讓這個時期的百姓受益。

在混亂的南北朝時期執政十一年,出現“永明之治”的南齊皇帝蕭賾

齊武帝蕭賾,齊高帝蕭道成長子,南北朝時期南朝齊第二任皇帝,建元四年(482年)到永明十一年(493年)在位,年號永明

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南齊高帝蕭道成在武帝之前,將南齊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梳理,同時也採取了不少的政策進行改革,為武帝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元元年(479年)四月蕭道成受禪登基,建立南朝齊,是為齊高帝,立蕭賾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三月初八日,齊高帝去世,蕭賾即位,是為齊武帝。

齊武帝繼位後十分關心百姓疾苦,即位後,就下詔說:“今年收成不是太好,百姓貧困無食的非常多,京師附近長江兩岸,民不聊生。一定要派遣中書舍人前往賑恤。”

在混亂的南北朝時期執政十一年,出現“永明之治”的南齊皇帝蕭賾

永明二年(484年),他又下詔酌情遣返軍中的囚徒,大赦囚犯。 對於百姓中的鰥寡和貧窮之人,要加以賑濟。他提倡並獎勵農桑,災年時,還減免租稅。

齊武帝提倡節儉,不喜歡遊宴、奢靡之事。曾下令舉辦婚禮時不得奢侈,甚至到他的身後事都力求簡樸。他以富國為先,提倡農業,並且下令多辦學校,挑選有學問之人任教,以培育人們的德行。

他很重視天災對平民的危害。當時發生歉收與水患,繼位後不久立即補助災民。揚、南徐二州發生災年時,他減免租稅以減輕災民負擔,以為永制。

為進一步緩和南北局勢,齊武帝派範縝作為使者出使北魏,範縝的學識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稱讚。

由於齊武帝蕭賾與北魏通好,使得邊境較為安定,減少軍事調動。使得在齊武帝在位的十一年期間,政治清明,國內社會安定,帶動經濟文化的發展,替齊國帶來一個小康的安定局面。後世稱這一時期為“永明之治”。

在混亂的南北朝時期執政十一年,出現“永明之治”的南齊皇帝蕭賾

不過在施政期間也出現一些叛亂。南朝宋以來許多的庶族地主,為了成為世族來免除所承擔的賦役,往往向官吏行賄,在世族戶籍黃籍中加入偽造的父祖爵位。早在齊高帝時期就設立校籍官和置令史來清查戶籍。齊武帝繼續其父的政策,將那些被認為是偽造的戶籍,一律退回本縣改正,稱為“卻籍”。

而本來應服役納賦但利用造假戶籍逃避的,都要繼續承擔賦役,稱為“正籍”。不過,在檢籍過程中,由於檢籍官貪汙作弊,結果前面的檢籍還沒有完成,後面的麻煩又接踵而至,應該卻籍的人口沒有進行卻籍,不需要卻籍的反而被卻籍。

永明四年(486年)富陽唐寓之為此起兵叛亂,雖然這次叛亂被齊武帝迅速平息,但檢籍的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對。最終,在永明八年(490年),齊武帝被迫妥協,宣佈“卻籍”無效,對因為“卻籍”而被髮配戍邊的人民准許返歸故鄉,恢復劉宋升明時期戶籍所記載的原狀。

永明十一年,齊武帝患病。七月三十日,齊武帝病危,下詔讓皇太孫蕭昭業繼承皇位,讓百官盡心輔佐,喪禮從簡,將自己選定的葬地定名為景安陵,不準建造塔和寺院。當天蕭賾去世,時年五十四歲,廟號世祖,諡號武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