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29項收費項目、取消11項證明手續……自治區人社部門「放管服」便民利民

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異地轉診,

無需再到社保經辦機構蓋章;

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可不用再到現場進行;

人員流動參加社會保險無需出具

在原籍或其他地區參加社會保險情況證明

……

“減證便民”,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取消了11項證明手續。

這是該廳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措施之一。

取消29项收费项目、取消11项证明手续……自治区人社部门“放管服”便民利民

7月19日,記者從自治區人社廳瞭解到,按照“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為激發有效投資拓空間、為公平營商創條件、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的改革要求,該廳通過持續減權放權,讓行政權力大“瘦身”;實施多證合一,讓社保登記更“便捷”;落實權責清單,讓行政職權更“透明”;完善引智制度,讓外商投資更“便利”;創新監管方式,讓行政監督更“有力”;優化公共服務,讓政務服務更“高效”六大舉措,壓減13項行政許可、取消29項區本級收費項目、取消11項證明手續、讓群眾少跑路,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了便利

減少行政許可事項,為市場主體鬆綁

自治區人社廳取消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藥機構資格認定等許可事項,行政許可由原來的21項壓減為8項,壓減57%;開展行政事業收費、經營服務收費項目清理,取消單位委託、推薦人才成功服務費等區本級收費項目29個,減少10%,在此前免費服務個人的基礎上,減輕企業負擔。

在全面梳理自治區範圍內實施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基礎上,取消36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在全區實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式管理,以目錄形式公佈保留140項職業資格。目錄之外的工種將無需持證上崗,為促進就業創業降低門檻。

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新疆大學等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按照管理權限自主開展職稱評審,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

搭建“互聯網+”平臺公共服務便捷高效

自治區人社廳制定並實施“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規劃,加快推進公共就業、人事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優化社保公共服務,推進網上辦事和數據共享,讓信息多跑路,企業、群眾少跑腿。

現在,參保證明打印、個人繳費明細查詢、醫療賬戶流水查詢、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備案等社保業務,只要有一臺電腦,就可以在家自助辦理。這得益於互聯網融入社保工作程度越來越深。據瞭解,不僅是打造這樣的網上服務大廳,隨著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不斷改進、完善,手機APP、微信公眾號也將逐漸實現辦理網上服務大廳的業務,讓參保群眾“零跑路”。

11項證明手續的取消,不影響相關業務辦理,也是依託數據跑腿。比如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異地轉診,相關信息錄入系統後自動生成材料,數據共享使得參保人員不用再提供社保經辦機構蓋章的紙質材料。

如果是新註冊成立企業,在進行工商註冊登記的同時就可辦理社保參保登記,不用再多跑一個地方。這得益於多證合一機制帶來的便利。

工商-社保部門可利用多證合一機制,主動從系統提取數據完成企業社保登記,協同辦理單位註冊登記業務,實現“多證合一”信息共享、數據共用,“數據網上行,企業少跑路”,提高了辦事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