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武城县

武城县地理位置简介

武城县位于德州市西部,位于山东、河北两省三市六县交界之地,隔京杭运河与河北省相望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鲁西北、冀东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文化积淀深厚,古老的京杭运河流经县境62公里,佛文化、孝文化、运河文化相互交融,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武城县辖1个街道、7个镇:广运街道、武城镇、老城镇、鲁权屯镇、郝王庄镇、甲马营镇、四女寺镇、李家户镇。县政府驻广运街道。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东邻黄河故道,与平原县连接;南和夏津县交界;西、北两面隔卫运河,同河北省故城县相望;东北濒四女寺减河,与德州市为邻。

交通现状

武城县是鲁冀边界的重要交通枢纽。武城对外交通方便快捷,县城距济南机场约1.5小时车程,距天津海港约2小时车程,距北京约3小时车程,距青岛海港约4小时车程,紧邻京沪、京九两大铁路干线和京福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德州出口距武城仅5.6公里。105国道、德商一级公路、郑(口)夏(津)公路贯穿南北,省道318(临邑-武城公路)横跨东西。即将开工的德商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工程穿境而过,跨越武城县大部分地区。

武城县将“四横连五横,一环绕武城”的干线框架升级建成为“八纵六横一环”的公路网主干线,全长约464.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1.5公里;二级公路432.9公里;在主干线公路总规模中,新建公路151.4公里、改建281.6公里。使武城县形成“20分钟生活圈”(即县城到各乡镇所在地20分钟到达)。县城到各乡镇所在地及主要旅游景点全部由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 [4]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已经于近日出台,根据规划:

省道254线升级为国道,更名为保台线(河北保定—广东台山),国网编号G240,县城以南段为现254省道武城-夏津段,县城以北至鲁权屯段为原郑(口)夏(津)公路,建成后北可直达衡水直到北京,南到聊城。

省道318线升级为国道,更名为东子线(山东东营港—陕西子长),国网编号G340,经临邑-平原-武城-清河。

新增国家高速G3W(德上高速)作为G3(京台高速)的并行线,北起德州,经过聊城、菏泽、永城、蒙城、祁门、婺源至江西上饶。德上高速德州段即为原德商高速德州段,河北省故城县也正在规划德衡高速故城支线。以上高速建成后,武城县的交通将大为改观。

铁路方面正积极争取黄骅港-德州-聊城铁路建设

工业现状

武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4家,位居全市首位;。特色产业快速膨胀,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被评定为“山东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在全省推广。 [6]

武城县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山东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武城县被命名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 [7]

农业现状

武城县小麦、玉米、棉花单产位居全市前列。武城县食用菌种植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被列为“中国食用菌之乡”。茂泰棉业、银山棉业等4家企业跻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成立天元棉花合作社,吸收社员4108户,入社棉田1.5万亩,棉花生产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投资500余万元,新建户用沼气池1000个,新上秸秆汽化炉400台,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 [8]

棉花单产位居全省前列。辣椒、食用菌、棉花、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优质棉生产示范基地县”。品质农业实现重大突破,新增“三品”认证22个,认证基地面积10万余亩。武城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拥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成立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00多个,带动5万余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被命名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

服务业现状

四女寺风景区,四女寺风景区佛光寺,古贝春酒文化馆、农产品展览馆、玻璃钢展览馆、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九华温泉文化博览城

特产

“三白”西瓜 “拴马棚”韭菜 名吃:武城旋饼

我的家乡——武城县

升平广场

我的家乡——武城县

武城地理位置

我的家乡——武城县

西瓜

我的家乡——武城县

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