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 「三家一會」讓退伍軍人有「顏值」能擔當

“是縣退伍軍人服務中心幫了大忙,讓我有資金開了這個農家樂,把種養合作社也盤活了。”6月29日中午,在南召縣雲陽鎮白行村,“軍人驛站”農家樂內一派熱火朝天,靳貴傑正忙著招呼客人。

留著平頭,說話和氣,笑容裡透著堅毅和自信……雖然退伍近十年,但靳貴傑身上依然有著軍人的精氣神。“擱在去年這個時間,我可是真笑不出來。”退伍後,他打過工,賣過菜,開過鞋店,2016年在村裡建了種養合作社,養了300多隻羊卻賣不出去,陷入了“見羊不見錢”困局。

去年6月,靳貴傑得知縣裡成立了退伍軍人服務中心,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過去諮詢。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創業想法得到了中心的支持,政府貼息後3釐多利息的10萬元貸款很快就到賬了。有了資金扶持,他在種養合作社旁建起了農家樂,就地實現肉羊“內銷”,優質的種養食材讓農家樂一下子火了起來。

靳貴傑坦言,在創業過程中,背後有著一連串的故事,“但故事的轉折點是從服務中心開始的。”其實,最終轉向發展“快車道”的他,也只是南召縣依託退伍軍人服務中心,拿出“真金白銀”為老兵服務的一個縮影。

探索成立縣級退伍軍人服務中心

2017年5月27日,剛上任的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就走村串鎮,瞭解民生民情。當得知作為革命老區,南召雖是人口小縣,卻是兵員大縣時,同樣是退伍軍人出身的劉永國,就下定決心要把現有的2萬多退伍軍人凝聚起來,多部門聯合為其做好各項服務保障。

經過劉永國一個多月的深入細緻的調研,6月9日,南召縣掛牌成立退伍軍人服務中心,確立了“一辦七股”和“三家一會”的組織架構,構建了縣、鄉、村三級退伍軍人服務體系,強化對退伍軍人的關注、關心和關愛,讓退伍軍人在“政治上有待遇、社會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發展上有扶持”,在全縣營造“愛軍、擁軍、尊軍、崇軍”的良好氛圍。

一年多來,退伍軍人服務中心累計接待退伍軍人5200餘人次,為退伍老兵辦實事好事3700多件,120多名退伍軍人成為“百姓調解員”,主動參與排查化解村組各類矛盾糾紛;收集整理退伍軍人及軍烈屬信息2萬餘條,發放優待證6000餘份,退伍軍人及軍屬持優待證可享受參觀縣域內旅遊景點免門票,在醫療機構就診優先,乘縣內公交免費等待遇;組織退伍軍人創業培訓兩次,召開就業招聘會和創業項目推介會兩次,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個、上崗176人,推介創業項目30餘個,發放貼息和低息貸款52筆434萬元。

作為服務中心的核心架構,“三家一會”包括戰友之家、雷鋒之家、教育之家、創業協會。戰友之家是老兵交流傾訴的溫馨家園,充分發揮政策宣傳員、溝通聯絡員、活動組織員、矛盾調解員作用,一年多來接待老兵1200餘人次,化解矛盾300餘起;雷鋒之家是老兵思想建設的精神高地,一年多來,組織學雷鋒活動6次,為貧困老兵捐款8次,發展擁軍企業77家;教育之家不僅是國防教育的前沿陣地,也是老兵融入社會後的“黨校”,獲得自身再教育的同時,一年多來,組織國防教育8次,受益中小學生1000餘人;創業協會作為老兵就業創業的孵化基地,一年多來,團結50多名退伍軍人企業家,提供就業崗位300餘個,幫助貧困戶新上致富項目120餘個。

要讓退伍軍人有“顏值”能擔當

“我們成立了退伍軍人服務中心,又專門成立了退伍軍人管理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由我和方縣長親自掛帥,相關各單位一把手和各鄉鎮黨委書記是成員,也是第一責任人,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讓這裡成為退伍軍人綜合服務的辦事平臺、思想建設的精神高地、交流傾訴的溫馨家園、國防教育的前沿陣地和就業創業的孵化基地。”今年6月9日,在退伍軍人服務中心成立一週年表彰暨工作推進大會上,劉永國擲地有聲的話語贏得了退伍老兵們經久不息的掌聲。

按照這個發展主脈絡,南召縣人武部、民政局、人社局等十幾個單位竭盡所能為退伍軍人服務中心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雲陽鎮、皇后鄉、喬端鎮、南河店鎮、城關鎮等7個鄉鎮率先在全縣建成了高標準的退伍軍人服務站。

記者在喬端鎮走訪中發現,鎮政府院內新建的退伍軍人服務站擁有接待大廳、茶敘談心事、黨建活動室、法規宣傳室、文體活動室等,今年投入使用以來,共登記退伍軍人274名、軍屬600餘名,建立完善退伍軍人及軍屬數據庫。

“‘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之時,則忘其親;擊鼓之時,則忘其身。’這是軍人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確保長城永固的堅強基石。”劉永國說,不論在哪裡,軍人都是最有“顏值”的人,“我們做好服務保障,就是不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讓軍人受到尊崇,讓退伍軍人有自信、有笑容、有‘顏值’能擔當。”

事實亦是如此,退伍軍人在服務中心的扶持下,靳貴傑的種養合作社和農家樂已步入發展軌道,為回報社會,他優先選用本村的3個貧困戶在合作社裡上班,農家樂為本村和鄰村4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在自身發展中體現出退伍軍人的責任擔當。

為牢牢把握退伍軍人管理保障的方向,“三家一會”成立了黨支部,全縣建立退伍軍人黨小組234個,確保退伍軍人服務工作在黨的領導下進行。48名副科級以上黨員退伍軍人參加了“黨員幹部帶支部”活動,全縣310個行政村有57個村支部書記由退伍老兵擔任,128名退伍軍人納入村“兩委”班子後備幹部人選,27名退伍軍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如今,在“三家一會”的帶動下,全縣有1200多名退伍老兵加入民兵隊、搶險隊、巡防隊,以及調解員、民兵應急隊伍,活躍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一線,時刻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