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俗話拾遺:懷串精、林縣頭,曲溝油的水冶猴

彰德府人傑地靈,傳說頗多。其中 “懷串兒精、林縣頭、曲溝油的、水冶猴”的俗話流傳甚廣。

“懷串精”說的是懷慶府人。懷慶府,府治河內縣(今河南沁陽市),是明清一個行政區域。明代轄六縣,清代轄八縣。民國二年廢府存縣,屬豫北道轄制。地理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焦作市、濟源市和新鄉市的原陽縣所轄地域。懷慶府盛產“山藥、牛膝、地黃、菊花”四大中藥,號稱四大懷藥。由於懷慶府人賈商居多,生意中閱人無數,甚是精明,遂被世人冠以“懷串精”的頭銜。

彰德俗話拾遺:懷串精、林縣頭,曲溝油的水冶猴

“林縣頭”說的是古彰德林縣人,今林州市。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林縣出了一個風流才子劉庚星。劉庚星在進京趕考期間曾與各地的學子韻詩歌賦,一決高下。因劉庚星才能出眾,眾生心服口服,於是被奉為趕考生源的頭頭兒。由於劉庚星是林縣人,乾脆就叫做“林縣頭”。林縣頭是誇林縣人學識淵博、非常精明的意思,並無貶損之意。

彰德俗話拾遺:懷串精、林縣頭,曲溝油的水冶猴

“水冶猴”是人們對古彰德水冶人的戲稱。水冶鎮 位於彰德府西20公里處,是晉、冀、魯、豫四省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有名的出山口,商賈雲集,有“銀水冶”之美稱。由於水冶人接待的客人以出山、下山者居多,便會有部分奸商、地痞不守規矩,唯利是圖,被周邊人所寒蟬。

彰德俗話拾遺:懷串精、林縣頭,曲溝油的水冶猴

“曲溝油的”說的是曲溝這一帶人。因曲溝的集市較多,所以終年擔框挑擔、以做小生意小買賣的居多,俗稱“耍八股繩兒”的。這些小商小販兒對有錢人得罪不起,當官的更是得罪不起,所以只能是表面上點頭哈腰,暗地裡一切照舊。因此被周邊人稱為“曲溝油的”。

彰德俗話拾遺:懷串精、林縣頭,曲溝油的水冶猴

有俗語為證,請各位慢慢揣摩其中的奧秘:

南京到北京,沒有懷串精。懷串兒到水冶,一精都不精。

三個林縣頭,比不上一個水冶猴。

南京到北京,沒有懷串精。懷串兒到水冶,一精都不精。水冶到曲溝,睜眼都是油。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三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