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傳奇知縣:沒中狀元保住一命 卻因「掃黃」過激被革職

晚清咸豐年間,有兩位厲害的“老六”。一位是恭老六,即恭親王奕訢;一位是肅老六,即大學士肅順。這兩位六爺之間的明爭暗鬥,也間接地導致了清末太后垂簾聽政的局面,影響了後來中國的歷史進程。

肅順是一個有野心,想辦大事的人,其中一個證據就是他門下養了許多座客,意圖打造自己的班底。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高心夔(kuí)、王闓運、龍汝霖、李壽蓉、黃錫燾五人,人稱“肅門五君子”。

在這五君子中,讓肅順最青目有加的,即是排在首位的高心夔。

晚清的傳奇知縣:沒中狀元保住一命 卻因“掃黃”過激被革職

高心夔雖為幕僚,但在中國近代史中,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在咸豐十年(1860年),清軍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擊潰,當時胡林翼等地方大員均認為若不以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太平天國將難以平定。

我們知道,在咸豐面前力保曾國藩,使曾得以升任兩江總督的,就是肅順。而在背後牽線搭橋,建議肅順向咸豐舉薦曾國藩的,就是高心夔。

高心夔有才華,但也有一個許多人都有的通病,就是一到考場就容易緊張。咸豐九年(1859年),高心夔參加己未科會試,本來已經中式,但卻在複試中寫試帖詩出韻,結果被列為四等,取消了殿試資格。

不過,高心夔雖然落第,卻被戶部尚書肅順相中,請回家中作為西席,教自己兒子讀書。

晚清的傳奇知縣:沒中狀元保住一命 卻因“掃黃”過激被革職

第二年,高心夔參加庚申恩科會試,這一次被列為二甲,進入了殿試環節。

肅順當時被咸豐所寵信,權力甚大,想利用自己的職權,幫高心夔奪得殿試第一的狀元席位。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載:殿試之前,肅順問高心夔:“子書素捷,何時可完?”高心夔答曰:“申酉間可。”

肅順因為擔心有人比高心夔厲害,所以想了個辦法,因高心夔寫字比較快,在他完卷的同時立刻收卷,別人沒有寫完,自然無法與他競爭。根據翁同龢日記的說法,在這一場殿試中,的確是一到時間,肅順就下令立刻收卷,考生差幾個字完卷都不通融。

但沒想到,高心夔因為太過緊張,匆忙完卷時,試帖詩又出韻了。這一出韻,就相當於離題,結果高心夔狀元沒撈到,又被判為四等,補知縣候用。

高心夔兩次出韻,都出了十三元韻,所以同為肅順幕僚的王闓運見此,寫了一句詩來嘲諷他:“平生兩四等,該死十三元。”

晚清的傳奇知縣:沒中狀元保住一命 卻因“掃黃”過激被革職

高心夔的狀元求之不得,算是命中註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算是因禍得福。假如高心夔當時能狀元及第,會馬上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必定成為肅順團伙的主要班底成員。後來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肅順的黨羽均被清算,而高心夔因為當時沒有擔任官職,躲過了一劫。

肅順倒臺後,高心夔失意南下,曾短暫入幕李鴻章,晚年署江蘇吳縣知縣。對高心夔來說,只當一個知縣,算是大材小用,心中難免有憤懣之情,因此治理手段比較嚴苛。

在光緒七年(1881年),高心夔整治吳縣娼妓行業,逮捕了一個姓金的妓女。結果這個妓女服毒自盡,釀成了命案。

有些素來痛恨高心夔之人,就說金氏早已從良,嫁給了常熟縣的貢生陸鍾英為妾,反過來控告高心夔捏造證據,誣良為娼。由於金氏已服毒,死無對證,最終坐實了指控,將高心夔革職。高心夔晚年一直不得志,又遭此一難,終日鬱鬱寡歡,兩年之後便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