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血栓

血栓是循环系统中由血块形成的栓子。

它附着在形成的部位并阻碍血液流动。

血栓更有可能发生在久坐不动或长期卧床的人身上,而且血液易凝固可能受遗传影响。

如果动脉、静脉或周围组织受损,血栓也可以形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血栓及其种类进行介绍,并且探讨了血栓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类型

血凝块形成通常是身体对创伤的一种反应。

它能迅速形成一个可以减少甚至防止出血的栓塞。

有的血凝块可以从血栓中释到在血液中循环,被称为栓子。

栓子在血管系统中移动,直到它最终形成堵塞。

血管堵塞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和潜在的致命并发症,血栓对身体的影响取决于它的位置,尤其是当栓子到达心脏、肺或大脑时。

当血栓形成于动脉,如心脏或大脑,它被称为动脉血栓。

当血栓发生在静脉时,它被称为静脉血栓。

当这种情况发生在腿部的深静脉时,就叫做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原因

带你认识血栓

凝血是由血细胞(血小板)和蛋白质(凝血因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引起的。

健康的身体能在需要的时候调节凝血过程。

当有下列任何一种因素时,血块更容易在血管内形成:

1.吸烟。

2.高胆固醇。

3.肥胖或超重。

4.癌症。

5.糖尿病。

6.压力。

7.不锻炼(久坐的生活方式)。

其中一些因素也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堵塞的一种情况。

症状

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减少或完全阻止血液流动。

血栓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直到阻塞或严重限制血流,这可能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每一种血栓的症状和并发症描述如下。

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内的血栓可以引起:

1.不稳定的心绞痛。

2.心脏病。

3.缺血性脑卒中。

4.外周动脉肢体缺血,血液流向四肢的部位明显减少。

以上这些情况都需要立即就医。

如果患者有下列症状,应寻求紧急治疗:

1.胸痛。

2.气短。

3.脸的下半部分耷拉在一边。

4.一只胳膊或腿突然失去力量。

5.一侧肢体变得冰冷、苍白、疼痛。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通常是腿部的深静脉,会引起以下症状:

1.疼痛、肿胀和压痛,通常在小腿。

2.受影响区域皮肤疼痛或者出现温暖的感觉。

3.皮肤发红,尤其在膝盖以下的腿部。

有这些症状应该去看医生。

其中DVT可能危及生命,因血凝块可以阻断血液循环,从而使动脉血压降低。

带你认识血栓

诊断

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诊断血栓的存在或影响。

1.多普勒超声。

是诊断DVT最常见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声波来创造血液流经动脉和静脉的图片。

2.d -二聚体检测。

是测量血液中血液凝结时产生的物质。

如果测试显示出高水平的物质,则可能出现DVT或其他类型的血凝块。

如果检测结果正常,且风险因素较少,则认为DVT不太可能。

3.静脉造影术。

在受影响的腿部静脉注射造影剂。

这种造影剂使静脉在x射线上可见。

如果血液流速比正常情况下要慢,那就说明血栓的存在。

4.磁共振成像(MRI)和CT扫描。

可以创建器官和组织的图像,也可以用来观察血管。

1.控制症状。

2.恢复血液流动。

3.减少并移除血栓。

以下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血栓的影响:

1.手术。

手术治疗是处理紧急血管情况的有效治疗手段。

它可以直接进入血管并释放受影响的动脉。

在其他慢性情况下,长期血流受限,血流将被分流或完全绕过阻塞的动脉。

2.下腔静脉滤器(IVC)。

IVC过滤器是一种小的网状装置,通常在局部麻醉下放置在下腔静脉。

IVC过滤器会捕捉血凝块,并能阻止它们到达心脏和肺部。

在可能的情况下,IVC过滤器可以是永久性的,通常与抗凝药物治疗结合使用。

然而,医生可能会在血栓风险降低后移除IVC过滤器。

3.抗凝血剂。

抗凝剂通常被称为血液稀释剂。

然而,这个名字具有误导性,因为它们不稀释血液。

它们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可以减少血栓的大小。

4.压缩袜。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时候穿压缩长袜。

长袜有助于防止小腿疼痛和肿胀,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5.抬高受影响的腿。

与压缩长袜一样,保持腿部抬高,可以缓解静脉的压力,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避免并发症。

6.锻炼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通过步行或更频繁的运动来刺激血液循环。

预防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血栓风险:

1.避免或戒烟烟草制品。

2.保持健康的体重。

3.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

4.定期锻炼。

在外科手术或长途旅行之后,无论何时都要站起来走动走动,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些已知会增加血凝风险的人也可以接受抗凝治疗,以及降低血液中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 医学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会长

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会长

注:图片来自网络

带你认识血栓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联盟”独家用稿,

[email protected]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