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大道當然,合伙人奮鬥

王石: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

南拳北腿,百家爭鳴

大佬朋友圈,首次對外開放

這是中國房地產界唯一全董事長級別的壹號會議

十幾年前,當時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地產三劍客」,盤坐在亞布力雪山下的一個熱炕上,他們在「華山論劍」時突然心血來潮,決定成立一個叫做「中城聯盟」的組織。

炕上的「地產三劍客」,便是萬科王石、萬通馮叔與建業胡葆森。當時全國各大城市有聲望的房企,幾乎都加入了這三個男人發起的「中城聯盟」。如今中城聯盟 18 週歲,已經成長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房地產行業策略聯盟。

1 月 7 日,第二屆中城聯盟論壇開講了,包括馮叔在內的好多地產大佬都齊聚現場。新年之際,這些房地產的領軍人物對未來又有什麼新想法呢?這次論壇,就是想讓大家「和未來好好談談」。

我們整理了其中精彩的演講部分,與大家分享。

王石: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

演講|王石(中城聯盟第一任輪值主席、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

前兩天是公司 2017 年第一季度的例會,我們這回例會的題目是「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開了兩天會,我終於在第二天中午找到了感覺。

原本這次例會沒有安排我發言,我就跟鬱亮申請,上臺講了兩次。這麼多年來,除非被安排發言,我還是第一次在公司的例會上主動要求談談自己的感受。

到 2017 年,萬科已經有 32 年的歷史了。2008 年,萬科提出了「大道當然」,當年的口號是「大道當然、精細緻遠」,實際上當時的重點在後面四個字。「精細緻遠」指的就是工匠精神,我們知道未來不可能是粗放的,想在粗放的房地產情況中生存下來,如果不能解決技術問題,一切都是過眼煙雲。

王石: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

我堅信萬科的「大道當然」,堅信我們可以向前尋找未來,但是能不能在技術層面找到未來就非常難說了。無論是施工、質量、成本控制,先別說和日本比,我們跟中海地產就差了一大截子。但是萬科一直都在堅持,希望未來在技術方面學習中海、超越中海。

回憶從 2008 年到現在,萬科解決了什麼問題?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般來說,修建一座 30 層的樓要 35-38 個月,但是萬科可以只用 24-30 個月——住宅產業化,大鋼樓、鋁合金樓,從溼施工方法變成幹施工方法,從傳統的施工作業到封頂之後進行裝修、交叉施工作業——我們的施工工期、施工質量、成本控制,已經做到行業最好。

萬科還從 2009 年開始打造國際化平臺,2010 年到 2012 年,在香港、新加坡建造了兩個融資平臺之後,2012 年開始,萬科前往美國投資。現在我們在美國和倫敦的投資都非常順利,2018 年開始,我們將準備配合「一路一帶」,以總承包商的名義到發展中國家去投資。

王石: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

我們的投資策略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走大道;第二,傍大款;第三,合夥人奮鬥。

「走大道」不用說了,萬科堅持著萬科文化,不會因為狼群的攻擊而改變,不會出現只在發達國家走大道,到了發展中國家卻改變的情況——走大道是我們的底線。

第二是「傍大款」。是誰在做「一帶一路」的開路先鋒?修鐵路、修公路、修碼頭、建開發區,又是誰走在前面?國家的國策,當然是大型國有企業一馬當先,我們不和他們在一起,還能跟誰在一起呢?「傍大款」,就是和大型國有企業一塊兒走。

王石: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

第三,重提「大道當然」讓我感到非常親切,但是給我主要啟發的卻是「合夥人奮鬥」。如果要向外走,我們理所應當要和大家一起走。這絕對不是結伴、半夜吹口哨給自己壯膽,而是利用平臺,發揮各自的優勢。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萬科和鏈家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萬鏈」,專門做二手房的裝修。在中國 B2C 的二手房裝修公司中,一個月裝修 500 套房子是個魔咒,這麼多年過去了,最大的二手房裝修公司一個月也沒法接 500 單以上。而萬鏈成立了近一年,月裝修量已經達到了一兩千,成了業界的 No.1。

我們一定要讓大家通過中城聯盟這個平臺聯手,不論大小和實力,必須「合夥人奮鬥」。這回我們要找的合夥人,在過去被稱為合作伙伴。而萬科尋找合作伙伴是在 2008 年,也就是提出「精細緻遠」的時候。

王石: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

當時萬科的股權分散,我們希望萬科能夠像匯豐一樣,最大的股東只持有 2%——如果股東想要左右這個公司,會非常困難。

但是 2008 年宏觀調控,不給上市公司融資,沒辦法擴股了,所以我們的計劃只能暫停。這時候,我們只好找合作伙伴,和不同公司合作。

現在萬科 95% 的項目都還在保持工作,沒有因為資本擴張停止或是資金短缺。相反,隨著業務的擴大,萬科賬戶的流動資金存量越來越多,從 200 億一路升到 700 億。

兩年之後,我們的現金量達到 1000 億以上,貸款才三四百億,而且貸款最主要還是為了聯繫關係。萬科作為合作伙伴,是非常成功的。

王石:大道當然,合夥人奮鬥

▲‍更多主題演講內容,將陸續為您呈現

1988 年股份改造的時候,我就放棄了所有股權,但不是說你不擁有這個公司股權,就能要求一批一批的高管能像你一樣扮演「聖人」——更何況你還不是聖人。

萬科不能保證高管在做到「天花板」之後,是否會離開公司自己創業,但「合夥人制」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經營公司之外,大家還能通過利益分享緊密結合在一起。

我豁然開朗:萬科的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我相信在鬱亮等新一代管理者的經營摸索下,一定能走出一條事業合夥人的路子。

根據 1 月 7 日《與未來好好談談》公開演講整理

未經本人確認

更多嘉賓演講內容

【未完待續】

中城聯盟第三任輪值主席、建業地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

中城聯盟輪值主席、世聯行董事長陳勁松

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兼 CEO 「脫不花」李天田

著名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崔永元

中城聯盟第二任輪值主席、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


分享到:


相關文章: